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三》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三》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铿锵国风始,孰云堕微茫。

祇今寂寥中,满耳犹洋洋。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0)
注释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国风:指中国传统音乐或文化风格。
微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寂寥:寂静空旷,形容环境或心境。
洋洋:形容声音宏大或丰富。
聋俗:指对某种事物无知或不敏感的人群。
亡:消失,这里指声音并未消失。
翻译
激昂的国风从何开始,谁说已陷入迷茫。
如今在寂静之中,满耳都是宏大的声响。
凡俗之人听而不闻,但这声音并未消亡。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深含哲理。开篇“铿锵国风始,孰云堕微茫”用鲜明、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铿锵"二字形容声音之清脆,如同古代礼乐之音,回荡在耳边。"国风"指的是古代传统的音乐风格,这里的"始"字暗示着一种初始、纯粹状态,而"孰云堕微茫"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飘渺难寻的境界。

接着“祇今寂寥中,满耳犹洋洋”诗人在宁静寂寞之中,依然能听到那种古老而纯粹的声音,这里的"祇今"表明现在的时刻,而"寂寥"则是安静、清净的状态。"满耳犹洋洋"形容这种声音充盈在耳边,如同江河之水不断流淌。

最后“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喧嚣与真理相悖离的感慨。"聋俗"指的是那些听不见、看不见真理的人们,他们被世俗蒙蔽,无法领略到这种美好的声音。而"此音初不亡"则是诗人对于这种古老而美好的声音充满信心,它不会消逝,只是被大众所忽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怀念,以及对于当下世俗之声的超然与批判。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调盛紫云即用赠玉卿原韵三首·其三

靓妆初卸亸云鬓,闲恨闲愁一例删。

重点口脂匀面粉,十分春意上眉山。

(0)

和谈九君《夜坐》原韵五首·其五

何必浇愁醉醁醽,长宵倚枕倍忪惺。

天边几个孤飞雁,清泪凄凉不忍听。

(0)

同许少玉秋夜联句拟唐十二首·其十仲文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三山微雨里,江水送寒流。

一棹秋风稳,双鬟永夜忧。

窗虚迷翡翠,诗捷走骅骝。

明日知何处,杭州又越州。

(0)

秋灯

空庭冷月逼窗纱,兀坐焚膏隐恨赊。

顾影自怜秋里客,连床分照梦还家。

云山万里经飘梗,霜柝三更正落花。

辜负儿时书味永,寒釭伴我尚天涯。

(0)

易州怀古二首·其一

一将登坛霸业开,果然昌国是奇才。

二城未下谗言入,空费黄金百尺台。

(0)

和沈菁士夜话有感韵三首·其一

黔南烽火彻江明,四见天涯岁月更。

千里萧条馀赤土,万家转徙痛苍生。

包胥有泪声俱碎,郑侠描图意未平。

我欲通天台上表,莫教天鼓静中鸣。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