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白描女工之佳者也赞之以歌》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白描女工之佳者也赞之以歌》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古风

心准手停不得语,始见吴娘今越女。

天人冥接裁半方,晴摇香络风轻举。

避风亦复畏日色,待倚绣床徐拂拭。

大士幻身藏指尖,一丝飘断一丝黏。

小声低咒灵未答,敛容内向愁纤纤。

缘兹一意催成幅,秽不能留香并触。

何如静女自收藏,结取慈情照眉绿。

(0)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会稽宣绣和上海顾绣的精湛技艺,以及它们所呈现的艺术魅力。诗中描绘了绣品的精细与独特,从绣娘的专注到作品的完成,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敬畏。

诗的开头“心准手停不得语”,形象地展现了绣娘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仿佛连言语都无法表达内心的细腻情感。接着,“始见吴娘今越女”则暗示了绣娘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从古代的吴地到现在的越地,技艺得以延续。

“天人冥接裁半方,晴摇香络风轻举”描绘了绣品的动态美,即使是在静止的状态下,也能感受到其如同天人般和谐的美感,晴空下的香气随风轻轻飘动,展现出绣品的生动与活力。

“避风亦复畏日色,待倚绣床徐拂拭”则体现了绣品的珍贵与保护,绣娘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作品,既怕风吹又怕日晒,等待合适的时候才轻轻地拂拭,以保持其原有的光彩。

“大士幻身藏指尖,一丝飘断一丝黏”进一步强调了绣娘高超的技艺,她们能够在指尖创造出幻化的形象,甚至在绣线断裂后仍能巧妙地将其重新连接,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技艺。

“小声低咒灵未答,敛容内向愁纤纤”描绘了绣娘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虽然有时可能无法得到灵性的回应,但她们依然专心致志,内心充满忧虑与期待。

“缘兹一意催成幅,秽不能留香并触”表达了绣娘们对作品的执着追求,她们致力于将污秽排除在外,让作品充满香气,触之皆感舒适。

最后,“何如静女自收藏,结取慈情照眉绿”则是对绣娘们高尚品质的赞美,她们不仅技艺高超,更有着慈爱的心灵,作品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自然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绣娘及其作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以及匠人们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其十八

苦思呕出心,何必李长吉。

公尚非其伦,然亦此中一。

(0)

赠杨君映潭

四十年来事变奇,岁寒松柏證心期。

有无鼋渚题诗兴,记否龙门唱保时。

春梦已如狮睡醒,秋香正待蟹螯持。

与君谊忝同门雅,况是山萝附兔丝。

(0)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其四赠王科长惊寤

仕隐两无望,蹉跎首自搔。

阅人能识相,爱我屡挥毫。

枌社联吟久,蓬庐枉顾劳。

九秋篱菊绽,相约醉醇醪。

(0)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八

始焉气蓬勃,继焉兴萧瑟。

蓦地起风波,音响遽沈寂。

物故与生存,咨嗟惜离别。

弹指四三年,作者人七八。

其时我社中,千钧系一发。

缅想道咸时,江上编钜集。

书成未百年,一再遭兵燹。

存亡系苞桑,商量付敧劂。

(0)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其十七赠侣笙同学

风雪劳驰骤,江山互送迎。

咨嗟闻向笛,慷慨抚秦筝。

蛮触哀同种,鸿嗷悯庶氓。

感时频太息,诗思玉壶清。

(0)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其十五赠亦芬女士

报纸传鸿著,才名两耳盈。

柔思侪道蕴,壮绩慕缇萦。

庾岭梅姿艳,横塘柳眼明。

暗香浮动处,花气入帘清。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