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花飞减却春,半旬苦雨恼幽人。
山房挂壁有双屐,村径冲泥无只轮。
但见渌波侵碧草,不须皂荚去黄尘。
拥炉更甚三冬月,转觉寒威逼坐茵。
生怕花飞减却春,半旬苦雨恼幽人。
山房挂壁有双屐,村径冲泥无只轮。
但见渌波侵碧草,不须皂荚去黄尘。
拥炉更甚三冬月,转觉寒威逼坐茵。
这首诗描绘了雨天的愁闷与自然景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首句“生怕花飞减却春”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珍视,担心雨水会破坏这美好的季节。接着,“半旬苦雨恼幽人”则反映了连续阴雨给诗人带来的烦扰和压抑感。
“山房挂壁有双屐,村径冲泥无只轮”两句,通过对比山房内悬挂的双屐与村径上无法行走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雨后道路的泥泞不堪,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但见渌波侵碧草,不须皂荚去黄尘”两句,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绿波轻拂碧草,无需皂荚就能去除尘埃,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最后,“拥炉更甚三冬月,转觉寒威逼坐茵”则描述了诗人室内取暖的情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比雨中的阴冷更加令人感到舒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中烦恼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定王百尺台,长安万里目。
昔人思亲心,山川讵能局。
于焉共登临,使我增感触。
微霜陨陔兰,悲风撼庭木。
银山在何许,白云但空谷。
搔首重徘徊,冥冥江树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