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度由来说汉王,疑团千载费猜详。
轹羹原是寻常事,何至终身恨不忘。
大度由来说汉王,疑团千载费猜详。
轹羹原是寻常事,何至终身恨不忘。
这首诗名为《读史》,出自清代诗人张玉纶之手。诗中探讨了历史人物汉王的宽广胸怀与千古流传的疑团,通过“轹羹”这一细节,揭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大度由来说汉王”,开篇即点明主题,赞扬汉王的宽宏大度,这是历史上公认的品质。接着,“疑团千载费猜详”则引出历史上的种种不解与争议,这些疑团历经千年,至今仍让人难以完全理解或解答。
“轹羹原是寻常事”,这里的“轹羹”可能是指汉王对待食物的态度或行为,暗示了一种不拘小节、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汉王人格魅力的欣赏和认同。
最后一句“何至终身恨不忘”,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反思。诗人提出疑问:为何这样一个豁达的人物,其某些行为或决策却能给后人留下深刻且长久的遗憾?这既是对历史人物性格与行为的深入剖析,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汉王形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性格、行为及其对后世影响的独到见解。诗中蕴含着对人性、历史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
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
莓苔生壁图书室,风雨闭门桃李时。
得酒虽能陪笑语,老年其实厌追随。
明朝雨止花应在,又踏春泥向凤池。
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
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
上书如啜卢仝茶,直论国体宁无哗。
依然茅苇纵横斜,钟山老柏休槎牙。
呜呼时事如丝麻,食肉者口徒咿哇。
鬼蜮空含射影沙,逐客令下堪吁嗟。
识者将谓秦得邪,淳祐寖不如端嘉。
邪人刚指正人邪,时有引喙鸣灵鸦。
失脚奇祸曹罗罝,尼山草木枯无华,奄奄山鬼相揄揶。
我今束书归天涯,不惜一去惜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