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吟喷薄浪生花,碧海银潢处处家。
有客抱琴天上去,回看鳞角似仙槎。
长吟喷薄浪生花,碧海银潢处处家。
有客抱琴天上去,回看鳞角似仙槎。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谟的《题画龙》以龙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龙在碧海银潢中自由翱翔的情景。
首句“长吟喷薄浪生花”,以“长吟”形容龙的吟啸之声悠长而响亮,“喷薄”则描绘出龙喷出的水柱如瀑布般壮观,“浪生花”则是想象中的波浪翻滚时如同绽放的花朵,既展现了龙的力量,又赋予了画面以美感。
次句“碧海银潢处处家”,将龙的形象置于广阔的碧海与银色的银河之中,暗示龙的居所遍布宇宙,体现了龙的神秘与广袤无垠的世界观。
第三句“有客抱琴天上去”,引入了一个怀揣琴瑟的旅人,他似乎被龙的景象所吸引,决定追随龙的脚步,前往天空。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性,也象征着对自由与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回看鳞角似仙槎”,当这位旅人回望时,发现龙的鳞片和角仿佛是仙人的舟筏,这既是对龙形态的赞美,也是对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想象,展现了龙作为神话生物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憧憬。
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
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
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
雷车与电镜,云族撑赑屃。
如发马陵伏,万弩一时至。
如河决宣房,澎湃石崩坠。
又如入蔡州,鹅鹜杂兵骑。
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
儿啼抱头窜,婢噤移足踬。
鸟兽相号呼,鸡犬竞趋避。
隐床夜九迁,穿瓦雨如酾。
屋老欲摧压,危慄心惴惴。
敬此天动威,起坐不敢寐。
哀哉昔吾亲,多病易惊悸。
每于风雨交,拥护不少置。
九京闻不闻,生死同一致。
不能抱冢泣,不孝天所弃。
漫游远坟墓,荣亲愿难遂。
作誓守松楸,或可酬此志。
白云起泷冈,西望挥血泪。
《甲戌七月二十七夜大雷雨有感》【宋·周密】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雷车与电镜,云族撑赑屃。如发马陵伏,万弩一时至。如河决宣房,澎湃石崩坠。又如入蔡州,鹅鹜杂兵骑。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儿啼抱头窜,婢噤移足踬。鸟兽相号呼,鸡犬竞趋避。隐床夜九迁,穿瓦雨如酾。屋老欲摧压,危慄心惴惴。敬此天动威,起坐不敢寐。哀哉昔吾亲,多病易惊悸。每于风雨交,拥护不少置。九京闻不闻,生死同一致。不能抱冢泣,不孝天所弃。漫游远坟墓,荣亲愿难遂。作誓守松楸,或可酬此志。白云起泷冈,西望挥血泪。
https://shici.929r.com/shici/hj8w899p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