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友人草堂》
《题友人草堂》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

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

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0)
翻译
在空寂的山中选择隐居之初,生活所需极其简单
只有三亩傍水而生的竹林,一张琴,几卷书相伴
深入林间采摘傍晚成熟的果实,攀上山顶捡拾秋季的新鲜蔬菜
长久以来便是这般清苦简朴的生活,不知何时才能向世人展示这超然世外的境况
注释
空山:无人居住、寂静的山。
卜隐:选择隐居之地。
初:开始,最初。
生计:生活所需,谋生之道。
亦:也。
无馀:没有多余,指极其简单。
三亩:数量词,表示面积。
水边竹:生长在水边的竹林。
一床:一张(古代床可指坐具,此处指琴几或书桌)。
琴畔书:琴旁放置的书籍,意指以琴书为伴。
深林:茂密的森林。
收晚果:采摘傍晚成熟的果实。
绝顶:山顶,最高处。
拾秋蔬:捡拾秋季新鲜的蔬菜。
坚话: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坚,长久;话,此处指生活状况。
长如此:长久以来都是这样。
何年:哪一年,何时。
献子虚:向世人展示,献,呈现;子虚,此处泛指世人或社会,源自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后常用来指代虚幻或现实的人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似乎已经在山中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所。"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开始他的隐居生活,而且对于生活的需求也非常简单,没有多余的奢望。"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则具体描绘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景象,竹林和流水都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清净与宁静;而琴和书,则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寄托。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以及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深山中收集果实,在高处采摘野菜,这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则带有一丝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许是一种自嘲。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希望,即自己能有朝一日能够有所成就,能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子虚"二字也让这句话带上了几分调侃的意味,似乎是在说即便是虚幻的成就,也不知道是在哪一年能够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简朴、自然、精神自足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再题梅花画册

冰霜魂魄月精神,好倩梅花为写真。

庾岭阳回空有约,罗浮梦醒不成春。

折来此日谁堪寄,修到他生迹已陈。

羡煞孤山林处士,得从姑射伴仙人。

(0)

次韵晚香发钱塘留别逊侯家舅及同伯子缦幼亭

君定前身顾虎头,山阴道上尽勾留。

云迷禹穴苍松雨,波静耶溪白萏秋。

愿效前驱寻旧梦,不须津吏问从由。

使星南指剡中路,膏雨随车润似油。

(0)

寄严峻云二首·其一

岂是林间懒拆书,几回忘却报双鱼。

愁无边老贮经笥,亦厕栖筠讲学庐。

热念不随流俗竞,索居端为利名疏。

知君坐拥百城富,安得相从讨石渠。

(0)

清明客感二首·其一

新柳垂条起复眠,清明春老欲飞绵。

莺花早谢寻芳梦,鸠雨还防做冷天。

子舍久违惊节候,申江乍暖换风烟。

饧箫声里添惆怅,空忆松楸远近阡。

(0)

许凤山焚香静坐图

天地一劳区,人世苦鹿鹿。

角利复角名,终岁疲奔逐。

劳故不能静,能静即是福。

境静心不静,寸衷尘万斛。

心静身不静,何处避凡俗。

君家有仙灯,华阳得道足。

观君静坐图,令我意枨触。

安得出红尘,把臂入深谷。

(0)

书斋自遣

我生孤僻俗缘悭,竟日阑珊闭故关。

儿女债多遗业减,功名心淡此身閒。

炉中馀篆萦蝌蚪,槛外浮云幻髻鬟。

惟有诗篇足吟咏,渊明责子未曾删。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