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云登峻阁,披树俯青皋。
糁径憎繁絮,随波惜败桃。
佩文依竹素,得句应松涛。
咫尺会心处,然疑濮与濠。
梯云登峻阁,披树俯青皋。
糁径憎繁絮,随波惜败桃。
佩文依竹素,得句应松涛。
咫尺会心处,然疑濮与濠。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静明园中的一番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心深处的感悟。
首联“梯云登峻阁,披树俯青皋”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俯瞰着绿意盎然的大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糁径憎繁絮,随波惜败桃”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诗人对飘落的柳絮感到厌烦,对凋零的桃花感到惋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颈联“佩文依竹素,得句应松涛”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他以文字为伴,仿佛在竹林中寻找灵感,与松涛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
尾联“咫尺会心处,然疑濮与濠”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认为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间,就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这种感悟让他怀疑起古代哲学家庄子与惠施之间的辩论,或许真正的智慧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