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
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
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泉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新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 这两句开篇便以泉水为主导,形象地描述了泉水的活力与透明度,以及它与天空云层之间的关系。"新涌出"表达了泉水不断更新的生命力,而"洞澈映纤云"则描绘出了泉水清澈见底,如同镜面一般映照着细腻的云朵。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泉水周边环境的刻画。"芙蓉沼"指的是荷花盛开的湿地,而"稍落"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苔藓文"则描绘出了地面上苔藓的生长情况,透露出一丝诗人对细微生命力的赞赏。
“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 这两句转向了哲思与情感的层面。"素将空意合"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纯洁,而"净与众流分"则是在强调泉水的清澈与其他河流的不同,象征着诗人的独立与自我。
“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最后的两句,则是对夜晚情境的描绘。"清宵月"指的是宁静清明的夜晚,而"泠泠梦里闻"则表达了泉水在夜晚给人以宁静的睡眠和美好的梦境,暗示着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环境下的内心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何必见戴安道,月圆夜雪晴时。
乌府王起宗画,□□□虚谷诗。
画马不学韩干,我知八十翁心。
使皆肥□□□,□□□□可斟。
君直不可见,见此长虹吐。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当时书此字,赠我老华甫。
今年八十一,仍卧旧处所。
谢公名太盛,杀身甘荼苦。
虞公不竞名,躬耕隐村坞。
有名无名间,俯仰隔今古。
直木先剪拜,明膏自煎煮。
何如牛背上,一蓑弄烟雨。
所以马少游,伏波非所取。
今年一何异,人日苦连雨。
甲子复不晴,吾密识诸簿。
烧灯前一夕,轰然震雷鼓。
醉卧初未闻,遄骇雪霰舞。
乍暄汗肤烂,倏冻尪脊偻。
造物谑百昌,摩手遽斫斧。
侵寻二月初,野桃半吞吐。
严霜甚腊天,挫使颜色沮。
日昏荡黑子,天暗堕黄土。
占谶或未习,灾眚亦可睹。
有客言近县,疠鬼肆虐侮。
槌撞体肢软,鲠棘喉咽楚。
一家朝团栾,暮辄踣四五。
上丁祭孔庙,儒冠列如堵。
鼻壅背肩缩,咯唾满廊庑。
閒居乏薪炭,畏风紧扃户。
病轻勿辂医,芎芷自煎煮。
横纵乱方书,叠重着褐裋。
向来佳气和,藜杖涉园渚。
扫涸诇新泉,搜枯揽幽莽。
融澌跳鲋鯈,润壤泄蛙鼁。
谓即挈蛮榼,所至品村酤。
此意未获骋,叉戟已见拒。
遥遥莺花饶,惴惴蚕麦腐。
身患能有几,时忧卒难数。
乾坤亦大矣,一喙其何补。
小待春事深,汛墓宴别墅。
《春寒纪异》【宋·方回】今年一何异,人日苦连雨。甲子复不晴,吾密识诸簿。烧灯前一夕,轰然震雷鼓。醉卧初未闻,遄骇雪霰舞。乍暄汗肤烂,倏冻尪脊偻。造物谑百昌,摩手遽斫斧。侵寻二月初,野桃半吞吐。严霜甚腊天,挫使颜色沮。日昏荡黑子,天暗堕黄土。占谶或未习,灾眚亦可睹。有客言近县,疠鬼肆虐侮。槌撞体肢软,鲠棘喉咽楚。一家朝团栾,暮辄踣四五。上丁祭孔庙,儒冠列如堵。鼻壅背肩缩,咯唾满廊庑。閒居乏薪炭,畏风紧扃户。病轻勿辂医,芎芷自煎煮。横纵乱方书,叠重着褐裋。向来佳气和,藜杖涉园渚。扫涸诇新泉,搜枯揽幽莽。融澌跳鲋鯈,润壤泄蛙鼁。谓即挈蛮榼,所至品村酤。此意未获骋,叉戟已见拒。遥遥莺花饶,惴惴蚕麦腐。身患能有几,时忧卒难数。乾坤亦大矣,一喙其何补。小待春事深,汛墓宴别墅。
https://shici.929r.com/shici/Z7KC5cFN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