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铅山虞华甫往谢叠山枋得君直为书耕隐二字今年八十一其子舜臣字舜民来见尝师君直年四十九求赋耕隐诗》
《铅山虞华甫往谢叠山枋得君直为书耕隐二字今年八十一其子舜臣字舜民来见尝师君直年四十九求赋耕隐诗》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君直不可见,见此长虹吐。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当时书此字,赠我老华甫。

今年八十一,仍卧旧处所。

谢公名太盛,杀身甘荼苦。

虞公不竞名,躬耕隐村坞。

有名无名间,俯仰隔今古。

直木先剪拜,明膏自煎煮。

何如牛背上,一蓑弄烟雨。

所以马少游,伏波非所取。

(0)
翻译
你的正直无法直接看见,只能见到这长虹显现。
若他尚未离世,今年应已七十五。
那时写下这些字,赠予我年迈的老友华甫。
如今我已八十一,仍然躺在原来的住处。
谢公名声太大,为名愿付出生命的代价。
虞公不追求名利,选择在乡村耕耘生活。
有名与无名之间,时间流逝,古今相隔。
直木易遭砍伐,光明的油脂自然会被熬煮。
哪比得上在牛背上,披蓑衣享受风雨。
因此马少游的选择,伏波将军的功业并不适合我。
注释
直:正直。
长虹:彩虹。
七十五:年龄。
华甫:老朋友的名字。
躬耕:亲自耕作。
伏波:指古代名将马援。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末元初,是由著名文学家方回所创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隐逸理想和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诗句。

"君直不可见,见此长虹吐。" 这两句开篇,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境,以“长虹”象征着直者高洁的人格特质,但这种品德难以被世人所见。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诗人提到某位老者,年龄已达七十五岁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没有屈服于现实的压力。

"当时书此字,赠我老华甫。" 这里诗人自称“老华甫”,表明他对朋友虞华甫的尊敬和友情之深,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今年八十一,仍卧旧处所。" 诗中提及自己已年过八十,但依然坚守着过去的居所和生活方式,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个人选择的坚持。

"谢公名太盛,杀身甘荼苦。虞公不竞名,躬耕隐村坞。" 这两句通过对比两位人物的不同命运,强调了“有名无名间,俯仰隔今古”——即名声与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选择和坚持。

"直木先剪拜,明膏自煎煮。" 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需要经历磨难和考验,如同直木被剪裁一样,需经过苦练方能成器。

"何如牛背上,一蓑弄烟雨。" 诗人提出了一个隐逸的生活状态,愿意像牛背上的蓑草一般,悠然自得地在世俗之外享受自然之美。

"所以马少游,伏波非所取。"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和功名的超脱态度,他不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而是选择了与大自然为伍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理想的向往,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选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价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泛泛江汉水

鄂渚上荆州,泛泛江汉水。

萦迂知几曲,萧瑟非一苇。

乡心秋色中,旅思诗篇里。

云安在何处,落日天边是。

(0)

宋武帝庙

规模仍旧晋乾坤,遗恨于今失所尊。

庙食铁山精爽在,铸兵思欲定中原。

(0)

昨日饭金城观今日饭石田驿

城纵是金非愿得,田虽有石尚堪耕。

欲随秋雁荡中去,却向杜鹃啼处行。

(0)

同官酌别

无德于民愧寇恂,断桥留我荷鄱人。

同僚送别四十里,满酌不辞三数巡。

(0)

同官会饮鄱江楼送谷帘泉二尊戏成小诗

闻说楼中会八仙,郡斋分送谷帘泉。

好将投向鄱江水,共作长鲸吸百川。

(0)

哭何子应·其一

籍甚何夫子,文章擅美名。

金华传语宝,鄱水主诗盟。

心印横渠学,相门无尽甥。

人间一梦觉,卿月堕台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