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景仁在东阿道中的偶遇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
首句“三千客路行未半”,开篇即点明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暗示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情境。接着,“昨夜始宿东阿县”则交代了行程中的一个落脚点,引出下文的偶遇。
“晓扶残醉登雕鞍,午向茅檐餐麦饭。”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清晨醒酒后骑马前行,中午在简陋的茅屋中用餐的场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苦与平凡。
“担夫逆旅相弟昆,潇洒行装孑无伴。”通过描述旅途中遇到的担夫和简朴的行装,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简朴。
“门前郎当闻驮铃,有客停车捲车幔。”这一句巧妙地描绘了诗人偶遇友人的惊喜情景,通过声音和动作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激动的氛围。
“裘马虽争入蜀都,容颜略似游梁倦。”通过对比豪华与疲惫,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境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经历的同情与理解。
“凝眸审得故人是,失喜抱持狂欲旋。”这一段细腻地刻画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与激动,通过眼神、拥抱和内心的狂喜,表现了深厚的情感。
“大海浮萍聚亦奇,各拂征衫更相见。”以大海中漂泊的浮萍比喻离散的友人,表达了即使相隔万里也能重逢的奇妙感,强调了友情的力量。
“五年相失江淮间,旧雨星飞尺书断。”通过时间跨度和通信中断,突出了长时间分离的痛苦与思念。
“谁知马溷尘坑中,千里游踪牵一线。”这一句表达了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有一线希望将朋友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我来颍亳君淮徐,征程似水东西判。”通过地理方位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天公若悭会面缘,早晚何难一程先。”表达了对能够再次相聚的渴望,以及对命运安排的期待。
“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向金门献。”诗人询问友人此行的目的,预示着友人可能有重要的使命或追求。
“多时苦作饥凤号,今日应随景星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友人在艰难时刻的坚持与希望。
“我簪秃管亦沓来,相从愿识金台面。”诗人表示愿意追随友人,希望能够见到他辉煌的一面。
“斯游端合决行藏,亲老何堪久贫贱。”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选择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家庭责任的考虑。
“此邦去岁遭黄巾,过客至今犹色变。”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反映了当地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时时林鸟惊虚弓,往往村墟断朝爨。”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增添了诗的意境。
“窥囊纵不忧盗贼,争命何曾识刀箭。”表达了对安全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潜在危险。
“逢君始觉胆气粗,独客愁心砉冰泮。”通过与友人的相遇,诗人感到勇气倍增,孤独的愁绪得以缓解。
“复忧天际堆同云,祇恐前途飞雪片。”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预示着可能面临的困难。
“畏寒偏欲冲寒来,我辈谋生不如雁。”通过与大雁的比较,表达了对自由与适应环境的向往。
“今宵且作竟夕谈,十千沽酒宁容算。”邀请友人共度良宵,畅饮美酒,享受相聚的时光。
“从此千山并辔行,车中更乞新诗看。”表达了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希望在旅途中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创作。
整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情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