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
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
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
当时手种合欢树,今已苍苍云雨垂。
蜀锦裁书凭雁寄,那能道人意中事。
深秋倘得未移军,犹见幽闺数痕泪。
居延城外刁斗声,无定河边霜月明。
妾身虽老幸未死,何日中原贺太平。
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
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
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
当时手种合欢树,今已苍苍云雨垂。
蜀锦裁书凭雁寄,那能道人意中事。
深秋倘得未移军,犹见幽闺数痕泪。
居延城外刁斗声,无定河边霜月明。
妾身虽老幸未死,何日中原贺太平。
这首宋代罗与之的《寄远词》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塞的凄凉景象,以寄情远方的思念之情。首句“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通过描绘寒风吹动枯枝和秋虫哀鸣,渲染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接着,“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表达了主人公彻夜难眠,对远在战场的爱人的深深挂念。
诗人进一步抒发离别之苦,“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借阳关的典故和秋萤的飘忽不定,暗示了分离的长久和归期渺茫。回忆起当初共同种植的合欢树,如今已是苍老枝头,象征着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
“蜀锦裁书凭雁寄,那能道人意中事”,表达了主人公试图通过书信传达内心情感,但言语难以尽述复杂情绪。最后两句“深秋倘得未移军,犹见幽闺数痕泪”,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希望战事早日结束,妻子能在家中重见欢笑。
整首诗以边塞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吾皇仁如天,湛恩垂涣汗。
旧税与新租,全蠲岂惟半。
小民一岁间,县门踪迹断。
奈何奉行者,天语敢轻玩。
公然肆追呼,不顾人愁叹。
况此遭凶荒,岂能免逋窜。
长歌《舂陵行》,千载思浪漫。
元结称浪叟,亦称漫叟,《舂陵行》,
麦风细,蚕眠地。桑叶残,蚕上山。
蚕房渐觉侵微暑,乍暄还暖愁煞汝。
朝热熏笼夜点灯,窃脂驱雀猫捕鼠。
一日茸茸粉絮结,两日堆堆白于雪。
三日团团论斗盛,小妇量来大妇称。
缲出新丝付机杼,织成十样花纹绫。
君不见茧税年年充国课,浴蚕娘子常衣布。
人生如瓜牛,长负躯壳累。
何况外缘假,妄思得久寄。
兹物生海壖,乃具周身智。
常共水族游,爱此一螺翠。
延缘遂迁入,宛转据其内。
腥涎吐清波,微风纳凉吹。
扬鬐遇钓师,触急辄惊避。
两两收霜钳,虚中得静閟。
晏然称寓公,久亦渐忘伪。
如以物附物,是一即非二。
而我辞乡国,岁岁困旅次。
结屋少定踪,对之发深喟。
暇或笺虫鱼,为汝别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