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
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
借问所居谁,丞相大将军。
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
芍药调羹鼎,狒狖铸酒樽。
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
回风薄兰气,十里扬清芬。
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
谬言拟宣尼,幽思切玄文。
著书空自苦,名宦乃不振。
悠悠千载下,安有扬子云。
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
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
借问所居谁,丞相大将军。
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
芍药调羹鼎,狒狖铸酒樽。
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
回风薄兰气,十里扬清芬。
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
谬言拟宣尼,幽思切玄文。
著书空自苦,名宦乃不振。
悠悠千载下,安有扬子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京城的繁华景象与人物的复杂情感。开篇“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以回忆的方式,勾勒出往昔京城的盛况,人们在大道上观赏,耳闻目睹着权贵的显赫生活。接着,“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描绘了京城街道两旁,贵族府邸林立,朱红色的门户映衬着辉煌的景象。
“平明事游谒,车马若云屯”则展现了贵族们清晨外出游玩的情景,车水马龙,如同云雾般密集,彰显了他们的尊贵地位和奢华生活。接下来的“芍药调羹鼎,狒狖铸酒樽”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贵族宴饮时的美食佳肴比作调和的芍药汤和狒狖铸造的酒器,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豪华与精致。
“颂声美东鲁,逸奏出西秦”通过引用典故,赞美了东鲁的美名和西秦的音乐,暗示了京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汇聚之地。而“回风薄兰气,十里扬清芬”则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衬托京城的繁华与高雅。
最后,“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谬言拟宣尼,幽思切玄文”描绘了一位看似平凡却怀有远大志向的读书人,他自比孔子,虽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而“悠悠千载下,安有扬子云”则是对这位读书人的命运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着像扬雄这样的伟大文人能够出现,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人性的多面性,既有对权贵奢华生活的描绘,也有对普通读书人命运的同情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