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明月照芦扉,溪上凉风生葛衣。
倚树呼猿向溪立,纷纷松叶杖头飞。
天中明月照芦扉,溪上凉风生葛衣。
倚树呼猿向溪立,纷纷松叶杖头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首句“天中明月照芦扉”,以明月高悬于天中,照亮了芦苇的门扉,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夜晚氛围。次句“溪上凉风生葛衣”,随着凉爽的溪风拂过,穿着葛衣的人感到一丝丝凉意,增添了诗中的清凉感。第三句“倚树呼猿向溪立”,诗人倚靠在树旁,对着溪边呼唤猿猴,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赋予了诗歌以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纷纷松叶杖头飞”,描述了诗人手持杖头,松叶随风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寓意着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中所描绘的那份宁静与自由。
沐雨驱车涉败桥,平原渺渺涨江潮。
华容葭苇凭谁燎,赤壁艨艟徒自烧。
一路规啼情悄悄,九皋鹤唳思摇摇。
道东直指松门去,酷似故乡归路遥。
雨夏作晴天,浮云带溶泄。
西山旦驱马,踏破苍崖翠。
寒泉涨新绿,决决鸣环佩。
上有吴郊畤,九曲羊肠细。
筑阁听松风,缥渺江无际。
野僧喜客来,一见心已醉。
竹萌荐盘餐,玉切琅玕碎。
吟哦壁间诗,恍与古人对。
时发一笑粲,韶闻殆忘味。
清游淡何营,不知夕将至。
岸巾步箬谷,欲往叵自遂。
酌此菩萨泉,为浣濯恶世。
轧轧篮舆出暝途,铸钱坞里验青乌。
忽然月在千松顶,影落琼瑶满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