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
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
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并蕴含着深远的情感和哲理。开篇“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两句,通过对庭院建筑和茂密树木的描写,以及燕子和蝉虫低声鸣叫而不至于喧闹,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嘉木”一词,不仅形容了树木的繁茂,更蕴含着吉祥之意。
紧接着,“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两句,则转而描绘出水域景象。白天的潮汐迅猛地吞没了小岛,而热带的细雨声中却透露出一片湿润之感,这种对比强烈,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也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细腻的观察。
接下来的“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两句,引出了书卷和音乐。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最细微的笔触也能展现出内心的世界,而音乐则如同一把钥匙,可以轻松地打开内心的宝库。这不仅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尊重,也体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丰富和深邃。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两句,则是诗人对后世的期望。这里,“明月”象征着纯洁和智慧,“清风”则代表了清新和正直。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传承给未来的人们。
最后,“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人通过描写鸟儿惊飞和鱼儿跃起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急切思念,并希望能够早日相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