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阴阴午漏长,迁莺啼近读书堂。
谁能料理春多少,閒写新诗上粉墙。
花木阴阴午漏长,迁莺啼近读书堂。
谁能料理春多少,閒写新诗上粉墙。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首句“花木阴阴午漏长”通过“花木阴阴”展现出春日里树木葱郁,阳光透过叶间洒下的斑驳光影,午时分显得格外悠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次句“迁莺啼近读书堂”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动态,迁徙的黄莺在临近读书堂的地方鸣叫,增添了盎然的生机和学习氛围。
诗人以“谁能料理春多少”这一问句,表达了对春光无尽、难以把握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与自嘲。最后,“閒写新诗上粉墙”则透露出诗人闲适的心情,即使在忙碌的春日,他也会将心中的诗意随手写在白墙之上,展现了文人的雅兴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日常琐事入诗,寓情于景,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掖垣初盖斧斤张,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蹔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花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射策当年偶一时,对休夜雨失前期。
庐间还往无多地,梦里追寻亦自疑。
螭墨屡干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犹迟。
茅薝半破松筠老,归念萧然欲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