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户迎风彻夜开,柳枝无主绕章台。
朝添十斛青螺价,幕烬千条绛蜡灰。
蓬梗最怜人老去,桃花应笑我重来。
酒酣厌听红牙拍,铁板铜琶唱一回。
绣户迎风彻夜开,柳枝无主绕章台。
朝添十斛青螺价,幕烬千条绛蜡灰。
蓬梗最怜人老去,桃花应笑我重来。
酒酣厌听红牙拍,铁板铜琶唱一回。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繁华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绣户迎风彻夜开”以“绣户”象征富贵人家,夜晚门户大开,暗示着秦淮河畔的夜生活之盛。接着“柳枝无主绕章台”一句,通过柳枝的自由飘荡,表现了秦淮河畔的自由与浪漫氛围。
“朝添十斛青螺价,幕烬千条绛蜡灰”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分别以“十斛青螺”和“千条绛蜡”形容秦淮河两岸的热闹与奢华,同时“朝暮”的对比,也体现了繁华的短暂与易逝。
“蓬梗最怜人老去,桃花应笑我重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蓬梗随风飘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桃花盛开,似乎在嘲笑诗人的归来,暗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酒酣厌听红牙拍,铁板铜琶唱一回”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状态,厌倦了繁复的音乐节奏,转而欣赏更为粗犷豪放的音乐。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诗人情感的变化,也寓意着对传统与现代、雅致与粗犷之间的一种融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秦淮河畔的繁华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身份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硗确土无膏,人弃为原陆。
释子云西来,挂笠结茅屋。
学空易为悦,机熟遂众欲。
妪老苦力田,薄言往种福。
日出听谈经,暮归悔碌碌。
惟我喜饮酒,醉乡数往复。
酒醒春鸠鸣,踏月起浸谷。
所愿谷抽芽,生理良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