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
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
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体现了典型的唐诗特点,以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 这两句通过形容词“团团”、“冉冉”营造出一种柔美、优雅的意境,将月亮比作女性的脸庞,而柳枝则象征其细腻的腰肢。这样的比喻既传达了诗人对美貌佳人的欣赏,也展示了一种温婉动人的艺术效果。
“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情感上的焦虑和急迫。在这里,“鸳鸯被”象征着夫妇之間的亲密关系,而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关系的渴望。心中所承受的情感如同烈火般炙热,无法平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情感上的迫切与强烈,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用词造句上细腻入微的功力。
籍其声名喧魏阙,幽奇风物指吴乡。
上饶此去逾千里,莫惜临岐酒满觞。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
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
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
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
我老百不堪,视子犹弟昆。
新寒黄菊枝,落照黄叶村。
惨怆欲别语,零落未归魂。
临分吐情实,衰境意弥敦。
大门志与古人谋,万卷诗书第一流。
文采声华今有继,死生契阔独相求。
天回凉色偏宜月,地近潮声先带秋。
此别频书访存没,老人曾见綵衣游。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
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
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
归隐我无冲斗气,相思时望少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