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纵笔二首·其一》
《纵笔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下本无事,吾生行且休。

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

雁过三湘晓,云开二华秋。

殷勤驿楼柱,小草记曾游。

(0)
翻译
世间原本没有纷扰,我此生也将暂作停歇。
心中所系唯有杯中酒,眼中所见唯独那一叶渔舟。
清晨雁群飞过湖南大地,秋日云开,双峰山色尽显。
对那驿站的柱子充满深情,因为它们见证了我曾经的游历。
注释
天下:世间。
本无事:原本没有纷扰。
吾生:我此生。
行且休:暂作停歇。
关心:心中所系。
惟:唯有。
酒盏:杯中酒。
入眼:眼中所见。
独:唯独。
雁过:清晨雁群飞过。
三湘:湖南大地。
晓:清晨。
云开:秋日云开。
二华:双峰山。
殷勤:深情。
驿楼柱:驿站的柱子。
小草:见证了。
记曾游:我曾经的游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纵笔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天下本无事”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超脱与豁达,认为世间纷扰皆源于人心,而他选择放下。接下来的“吾生行且休”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理解。

“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两句,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日常生活的简单乐趣上,饮酒自娱,欣赏江上渔舟,体现了他的闲适与淡然。雁过三湘,云开二华,描绘出清晨湘江边雁群南飞和秋天华山云海的开阔景象,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殷勤驿楼柱,小草记曾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旅程的记忆,即使岁月匆匆,他对曾经游历过的驿站仍怀有深情,小草也能唤起他对旧日足迹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题红梅图为大行人郑士达思亲作

君不见太行山,云挂长空镇日闲。

一从狄公归望眼,至今认作思亲颜。

又不见忘忧草,品题亦是闲花藻。

自入诗家作母看,顿令孝子皆珍宝。

此图试问何所为,无乃取象亦于斯。

郑君低头为我语,母生正值梅花时。

只今离母又几载,见花宛若见母态。

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愿花相对。

嗟哉郑君能孝思,比德拟类绝妙奇。

清香真是幽閒德,红艳应同淑媛姿。

绛纱帐暖春先入,玉颜对醉流霞色。

独立风前笑雪霜,万紫千红皆敛迹。

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结子亦奇哉。

蚤年已见登庙堂,材大终须调鼎台。

红梅红梅花常开,愿与蟠桃归去来。

(0)

题李本修荣赠卷

燕京兆判荆州彦,玉壶秋湛朱弦练。

出入经营凡几年,政成事治民称便。

一朝天子旌循良,恩被双亲已显扬。

龙函紫诏昭文彩,堂封宿草顿生光。

到头事业得如此,子职不亏臣职理。

天高地阔终无穷,日夜东流江汉水。

(0)

建宁谒朱文公祠

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

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

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

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

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

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

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

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

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

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

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0)

玉堂即事

秋尽朔风凉,虚襟玩玉堂。

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六籍凭舒卷,三台烈纪纲。

仰瞻奎壁粲,俯叹海天茫。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

清如归阆苑,高讶并文章。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

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

铁石劳椎凿,糠秕费播扬。

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

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

(0)

春夜雷雨

寒暑相催似转车,梅花消息到天涯。

九霄雷动山川肃,万壑烟迷岐路叉。

人向中星占岁运,春随甘雨换年华。

善言赢得水灾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0)

经长沙

片帆东下过长沙,湘水平铺入望赊。

岳麓树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

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

南去北来琴鹤厌,年年孤客在天涯。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