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水石道人家,方寸常开不夜花。
风味与人真个异,夜深拨火自烹茶。
山云水石道人家,方寸常开不夜花。
风味与人真个异,夜深拨火自烹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道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山云水石道人家”,以“山云”、“水石”为背景,点明了道人的居住环境——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道人”不仅指修道之人,也暗含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次句“方寸常开不夜花”,运用比喻手法,将道人心中的宁静与光明比作永不熄灭的花朵,即使在夜晚也能绽放。这既是对道人心境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生动描绘,暗示了道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第三句“风味与人真个异”,直接点出道人的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这里的“风味”不仅指饮食之味,更包含了生活的态度、价值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通过这一句,诗人强调了道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夜深拨火自烹茶”,是全诗的高潮,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道人的日常。深夜时分,道人亲自生火煮茶,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与自在。煮茶的过程,既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享受,体现了道人追求简单、纯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野竹生高原,青青不受寒。
岁暮雪霜苦,芳心宁独怜。
但恐朔风至,孤根讵能安。
移来旧茅屋,僻远意自閒。
护以十丈篱,缭以三重垣。
秀色常可保,逍遥任吾年。
永怀不得见,书札若为传。
相逢画图里,一笑已无言。
戴雪来青鸟,开云见素书。
故人心不忘,旅叟计何如。
上国尝环辙,浮家未卜居。
康成嗟耄矣,尼父念归与。
忽枉佳篇赠,能令积思摅。
柴门晴旭下,松径谷风舒。
记昔方倾盖,相逢便执袪。
自言安款段,何意辱干旟。
适楚怀陈轸,游燕吊望诸。
讵惊新宠大,肯与旧交疏。
不磷诚师孔,知非已类蘧。
老当为圃日,业是下帷初。
达夜抽经笥,行春奉板舆。
诛茅成土室,辟地得新畬。
水跃穿冰鲤,山荣向日蔬。
已衰睌学问,将隐悔名誉。
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一身长瓠落,四海竟沦胥。
契阔头双白,磋跎岁又除。
空山清浍曲,乔木绛郊馀。
不出风威灭,无营日景徐。
但看尧典续,莫畏禹阴虚。
地阔分津版,天长接草庐。
一从听七发,欲起命巾车。
《詶李子德二十四韵》【清·顾炎武】戴雪来青鸟,开云见素书。故人心不忘,旅叟计何如。上国尝环辙,浮家未卜居。康成嗟耄矣,尼父念归与。忽枉佳篇赠,能令积思摅。柴门晴旭下,松径谷风舒。记昔方倾盖,相逢便执袪。自言安款段,何意辱干旟。适楚怀陈轸,游燕吊望诸。讵惊新宠大,肯与旧交疏。不磷诚师孔,知非已类蘧。老当为圃日,业是下帷初。达夜抽经笥,行春奉板舆。诛茅成土室,辟地得新畬。水跃穿冰鲤,山荣向日蔬。已衰睌学问,将隐悔名誉。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一身长瓠落,四海竟沦胥。契阔头双白,磋跎岁又除。空山清浍曲,乔木绛郊馀。不出风威灭,无营日景徐。但看尧典续,莫畏禹阴虚。地阔分津版,天长接草庐。一从听七发,欲起命巾车。
https://shici.929r.com/shici/4EXYE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