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积蒙茸,连山翠几重。
险疑金粟洞,高讶玉华峰。
溪迥云藏屋,林深雨翳钟。
客帆秋外小,仙佩鸟边逢。
梦绕三花树,歌残五粒松。
考槃多在涧,惆怅独迷踪。
鹫岭积蒙茸,连山翠几重。
险疑金粟洞,高讶玉华峰。
溪迥云藏屋,林深雨翳钟。
客帆秋外小,仙佩鸟边逢。
梦绕三花树,歌残五粒松。
考槃多在涧,惆怅独迷踪。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林景时云山图》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的画卷。首句“鹫岭积蒙茸”展现了山岭上覆盖着茂密的青草,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接着,“连山翠几重”进一步强调了山峦叠翠,层次分明。
“险疑金粟洞,高讶玉华峰”两句运用了比喻,将山势比作传说中的金粟洞和玉华峰,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又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溪迥云藏屋,林深雨翳钟”描绘了溪流悠远,白云缭绕,屋舍隐于其中,林木深处钟声被雨声所遮掩,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客帆秋外小,仙佩鸟边逢”通过写远方的船帆和近处的鸟鸣,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如仙境般的世界。“梦绕三花树,歌残五粒松”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最后,“考槃多在涧,惆怅独迷踪”以“考槃”象征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独自迷失在美景中的淡淡惆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江南佳丽地,人物自风流。
青骨灵祠在,黄旗王气收。
衣冠馀旧俗,歌颂乐贤侯。
正恐还朝速,江山未遍游。
满船歌吹拂春湾,天外晴霞水底斑。
谁信飞觞临绮席,独能回首望青山。
东门车马匆匆别,西洛风烟寂寂闲。
叠石溪头应更好,却输野叟坐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