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熊湘尾,天开龙寿山。
精蓝依石峡,远岫点烟鬟。
青草渺茫外,黄陵顾盼间。
攀缘寻古迹,足倦不知还。
地接熊湘尾,天开龙寿山。
精蓝依石峡,远岫点烟鬟。
青草渺茫外,黄陵顾盼间。
攀缘寻古迹,足倦不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展现出浓厚的地理特色和历史感。首句"地接熊湘尾,天开龙寿山"以熊湘和龙寿山为背景,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壮丽。"精蓝依石峡"写出了寺庙或道观坐落在险峻的石峡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远岫点烟鬟"则运用比喻,将远处的山峰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
"青草渺茫外"描绘了开阔的草地延伸至远方,视野开阔而迷茫,富有诗意。"黄陵顾盼间"提及黄陵,可能是指黄帝陵或其他历史遗迹,诗人在此驻足凝望,流露出对历史的追忆和敬仰。最后两句"攀缘寻古迹,足倦不知还"表达了诗人探寻古迹的兴致以及沉浸其中的忘我之态,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山水风土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有朋无明月,秉烛光强致。
有月无乐朋,独醉颜易醉。
往年过广陵,公欣来我值。
期玩秋蟾圆,静扫庭下地。
复邀高阳公,剩作诗准备。
特特乃多违,后池风雨至。
一夜看石屏,怛吟无逸气。
今宵皓如昼,千里嗟离异。
固知理难并,把酒遥相寄。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