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志弥师往淮南》
《送志弥师往淮南》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0)
注释
已能:已经能够。
持律藏:掌握佛法律条。
复去:再次前往。
礼禅亭:禅修的亭子。
长老:年长的法师。
偏摩顶:特别为我摩顶祝福。
尚:崇尚。
诵经:诵读佛经。
独行:独自漫步。
寒野旷:寒冷的野外。
旅宿:住宿。
远山青:远方的青山。
眷属:亲朋好友。
空相望:只能远远望着。
鸿飞:大雁飞翔。
杳冥:消失在远方。
翻译
已经能够掌握佛法律条,再次前往禅修的亭子。
年长的法师特别为我摩顶祝福,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诵读佛经。
独自在寒冷的野外漫步,夜晚住宿在远方的青山边。
亲朋好友只能远远望着,大雁已经飞向远方,消失在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志弥师)离开前往淮南的场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出行时的宁静与孤独。诗人皇甫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笔法,将送别之情转化为对自然美好瞬间的捕捉。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这里的“律”指的是佛教中的戒律,“藏”则是指经典或秘密知识。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僧人的身份和他即将离开的场所——一处供奉经典之地。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侣(长老)对志弥师行礼告别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僧人的日常生活中宗教仪式和学习经文的重要性。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诗人转而描绘志弥师离别后的孤独旅程,他在寒冷的原野上独自行走,最终在远处的青山中寻找夜宿之地。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了出家人的孤寂和无常。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弥师离别后与亲朋好友之间隔阂的感慨。这里的“眷属”指的是亲情关系,“空相望”则是说虽然彼此心存挂念,但只能在心中默默关注对方的情况。而“鸿飞已杳冥”则形象地比喻了志弥师离开后的遥远和不易再见,宛如大雁南飞,其去之远渺不可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功捕捉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送侯同知之漳州

郡丞新命下金銮,雨化随车众所欢。

边户近开盐课少,上胥应放役程宽。

云生柳渚风声动,霜入梅花月色寒。

十载未归头已白,为君中夜一弹冠。

(0)

次张敬修雪中趋朝

春雪漫空竹树低,紫骝愁湿锦幛泥。

光腾玉殿迷银烛,冻合金桥失绛霓。

已拟典衣沽腊酒,何如拥被听晨鸡。

东风先到沟前柳,无数寒条拂水齐。

(0)

宿明极上人房分韵得客字

仲冬气已肃,幽怀耿寒夕。

走访山中人,聊共慰岑寂。

山人眼如月,好文复好客。

揖客开竹房,灯光四窗射。

为言时多虞,车马徒役役。

崇兰汎馀芳,疏梅粲新色。

鸣琴合清歌,香馔间重席。

薄酣情更好,清坐心自适。

逝将谢嚣纷,于焉脱羁靮。

岂无一樽酒,为子尘虑涤。

秋衣裁白云,夕餐煮白石。

玄鹤兮归来,山空霜霰积。

(0)

帝舜庙

姚江禹穴会稽东,少日登临一梦中。

白发南来身万里,欲登韶石和薰风。

(0)

宿南岭书·其二

今朝初听乡人语,八载淮南此日回。

江东白酒不醉客,为渠欢喜尽残杯。

(0)

闻同年刘子实卢可及讣

江湖菰蒋岸莓苔,矰弋如云鸿雁哀。

麟凤半归天上去,玉京群帝独怜才。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