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方耜岩见寄》
《和方耜岩见寄》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世事兴亡转脚跟,长安处处战场尘。

种桃一去非秦世,采菊犹传有晋人。

已矣覆蕉成梦鹿,谁欤被发趁骑麟。

千年尚记辽东路,肯向城头访旧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yánjiàn
sòng / mèngguì

shìshìxīngwángzhuǎnjiǎogēnchángānchùchùzhànchǎngchén

zhǒngtáofēiqínshìcǎiyóuchuányǒujìnrén

jiāochéngmèng鹿shuíbèichènlín

qiānniánshàngliáodōngkěnxiàngchéngtóu访fǎngjiùmín

翻译
世间兴衰变换快速,长安城中满目战尘。
种下的桃树已非秦朝景象,采菊的传统仍有晋人承袭。
往事如梦幻泡影,谁能披发驾驭麒麟?
千年过去,还记得辽东之路,又有谁会去城头探访旧日百姓?
注释
世事:世间的变化。
兴亡:兴盛与衰败。
转脚跟:迅速转变。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战场尘:战争留下的痕迹。
种桃:种植桃树。
非秦世:不是秦朝时期。
采菊:采摘菊花。
犹传:仍然流传。
晋人:晋代的人。
覆蕉成梦鹿:比喻过去的繁华如梦幻般消逝。
成梦鹿:变成梦境中的鹿。
被发:披散头发,形容不拘礼法。
趁骑麟:驾驭麒麟,象征吉祥。
千年:历经千年。
尚记:仍然记得。
辽东路:辽东地区,古代中国的一部分。
访旧民:探访昔日的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历史沧桑感。诗人通过对长安(今西安)一带战乱与和平交替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回忆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

“种桃一去非秦世”一句,意指种植的桃树已经历经多个朝代,而当今之桃已非秦朝时所植。这里借桃树的长寿,暗示了历史的久远和人类活动的短暂。

“采菊犹传有晋人”则是说到现在仍有人在采摘菊花,就如同晋代(公元317-420年间)时那样。这里通过菊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历史连续性的赞美和怀念。

“已矣覆蕉成梦鹿,谁欤被发趁骑麟”这两句诗,通过“覆蓬”(即古人用蓬草覆盖屋顶)与“梦鹿”、“被发”、“骑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这里的“已矣”,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最后,“千年尚记辽东路,肯向城头访旧民”则是说尽管已经过了千年,但诗人仍然记得辽东古道,并愿意前往城头询问当年的居民。这两句通过对遥远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探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关怀,以及希望与过去对话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宽广深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送薛廉宪江门·其一

江上看云独送君,庐山云亦华山云。

解衣半晌云中坐,才出云来路又分。

(0)

观竞渡

快意深时恨亦深,干戈何处不相寻。

谁将五月龙舟水,尽洗中原虎斗心。

(0)

题松雪图

元时有个赵松雪,松雪于今又属谁。

一幅丹青一瓢酒,廖公来乞老夫诗。

(0)

读定山集

千首莺花万蠹鱼,眼昏心乱意何如。

白头许我编摩不,活水源头洗砚书。

(0)

梅花·其十二

南北枝头月正悬,月中谁此弄溪船。

晚来吹入梅花去,吹到林逋木榻边。

(0)

夜坐与童子方祥庆话别偶成

晚饭跏趺竹几安,秋吟涕泪阁灯残。

一诗可送方童子,千炼不如庄定山。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