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龙门望,都归药笼收。
楩楠原国用,樗栎亦岩搜。
人共瞻韩愈,天何吝邓攸。
瓣香长在室,公自有千秋。
一代龙门望,都归药笼收。
楩楠原国用,樗栎亦岩搜。
人共瞻韩愈,天何吝邓攸。
瓣香长在室,公自有千秋。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宗师李芝龄大宗伯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以“一代龙门望,都归药笼收”开篇,将李芝龄比作一代宗师,其声名如同龙门之望,却最终归于药笼之中,暗含对其早逝的惋惜。接着,“楩楠原国用,樗栎亦岩搜”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李芝龄比作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也暗示了他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充分施展,如同被埋没的木材。
“人共瞻韩愈,天何吝邓攸”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李芝龄才能未尽展露的遗憾,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而邓攸则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士,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李芝龄的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反差。最后,“瓣香长在室,公自有千秋”表达了对李芝龄精神永存的信念,即使他已离世,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人铭记,如同室内的香火一般,永不熄灭。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李芝龄生平及成就的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不公命运的感慨。
湘乡太傅轲雄俦,笔力横挽三千秋。
吾师继之道益大,如开沧海朝群流。
罗珠网玉不知数,我瓦砾耳犹相收。
束发受书今十载,足疲路远无时休。
扶摇羊角未能上,飞抢还作榆枋游。
天寒岁晚林木死,风烟惨淡交龙虬。
凄绝曾张旧游处,白日一跌归冥幽。
孤寒八百沦草莽,大帙三万开穷愁。
孰料纷拿燕雀际,鸾章凤质惊双眸。
吐气刚如断马剑,论文高似元龙楼。
诸公谁司荐达事,蘋藻可以为神馐。
昨来苦语更牵挽,归期已决焉能留。
事变真难巧历算,出处或作山灵羞。
侯王将相亦人耳,空有馀责如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