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其五》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其五》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千峰同听大荒鸡,铁篴刀砧意尽迷。

到处月眉遭鬼啖,总非人境怯乌啼。

泪弹瀚海愁难远,日照天山冷易低。

生死竟谁能预料,玉关只隔一丸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思。

首联“千峰同听大荒鸡,铁笛刀砧意尽迷”以“大荒鸡”的啼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将“铁笛刀砧”的声音融入其中,营造了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到处月眉遭鬼啖,总非人境怯乌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眉、鬼、乌啼等自然景象赋予了生命,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不公的无奈与恐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的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颈联“泪弹瀚海愁难远,日照天山冷易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瀚海的泪水难以远去,象征着无法摆脱的忧愁;日照天山的寒冷易于低落,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尾联“生死竟谁能预料,玉关只隔一丸泥”以生死的不可预测性和距离的微小,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玉关与一丸泥的对比,既体现了对遥远未来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0)

莫愁曲

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若为教作辽西梦,月冷如丁风似刀。

(0)

初夏戏题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0)

送彭秀才南游

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

山上断云分翠霭,林间晴雪入澄溪。

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0)

望夫石

江上见危矶,人形立翠微。

妾来终日望,夫去几时归。

明月空悬镜,苍苔漫补衣。

可怜双泪眼,千古断斜晖。

(0)

秋晚高楼

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

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

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淩乱报秋寒。

高楼瞪目归鸿远,如信嵇康欲画难。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