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色深容淡欲流,山光水色玉壶秋。
人来人往路千里,我弄我吟帘半钩。
香逐月魂游阆苑,春随风片落罗浮。
无中此影须寻有,溅齿留酸更点头。
浅色深容淡欲流,山光水色玉壶秋。
人来人往路千里,我弄我吟帘半钩。
香逐月魂游阆苑,春随风片落罗浮。
无中此影须寻有,溅齿留酸更点头。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里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其的深深迷恋。首句“浅色深容淡欲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梅花花瓣轻盈、色彩淡雅的特点,仿佛能流动一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画面感。接着,“山光水色玉壶秋”一句,将梅花置于山水之间,赋予其清冷高洁之气,如同玉壶中的秋水,清澈透明,展现出梅花不染尘埃的高洁品质。
“人来人往路千里,我弄我吟帘半钩”则通过对比人世的繁忙与个人的宁静,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独处静思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诗人独自品味梅花之美,无论是弄花还是吟诗,都显得悠然自得,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香逐月魂游阆苑,春随风片落罗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象征意义。月魂与阆苑、春风与罗浮,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美好境界的意象,这里借以表达梅花不仅在冬季绽放,其香气还能随月魂游历仙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香气,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无中此影须寻有,溅齿留酸更点头”两句,以哲理性的思考收尾。前句“无中此影须寻有”暗示了梅花虽在严冬中凋零,但其精神与美却永恒存在,如同影子虽无形却能被感知;后句“溅齿留酸更点头”则是对梅花味道的描述,酸甜交织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点头的动作则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与敬意。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是非俱幻影,妄别伪与真。
世界如空华,谩分浇与淳。
古人今何在,千载一梦新。
唐虞且空虚,岂复有隋秦。
况我此之身,天地一微尘。
区区欲徇世,用力嗟徒勤。
迩来稍自悟,遂与杯酌亲。
世味如嚼蜡,说酒犹生津。
朝醉忘盥颒,暮醉忘冠巾。
世人自我异,我岂异世人。
静观一世人,忙多闲者少。
须发已剥除,应接亦纷扰。
何术生羽翼,物外得轻矫。
难求九转丹,且尽一尊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