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三》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其三》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忽出尘寰赋壮游,试从九点辨神州。

浮云直上千峰色,落日长悬万里秋。

紫塞东临沧海断,黄河北绕大荒流。

秦封汉禅成丘土,留与人间不尽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中的第三首。全诗以壮丽的山川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

首联“忽出尘寰赋壮游,试从九点辨神州。”开篇即展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仿佛突然跳出世俗的束缚,踏上了一段壮丽的旅程。他试图从高处俯瞰整个神州大地,用“九点”这一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广阔无垠的景象。

颔联“浮云直上千峰色,落日长悬万里秋。”进一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浮云在千峰之间穿行,色彩斑斓;落日则在万里秋空之中悬挂,余晖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壮美而又静谧的氛围。

颈联“紫塞东临沧海断,黄河北绕大荒流。”转而描写边疆的辽阔与壮丽。紫塞(指长城)向东延伸至大海,仿佛将大海切断;黄河则绕过广阔的荒原,奔腾不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地理的雄伟,也暗含着对边防的关切与思考。

尾联“秦封汉禅成丘土,留与人间不尽愁。”将视角转向历史,感叹秦汉时期的辉煌已成过往,化为历史的尘埃。这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最后,“留与人间不尽愁”,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愁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沧桑变化交织,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与深邃的思想,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沉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龙潭夜归

月黑闻人语,灯火荒村外。

沿溪理轻策,归路山向背。

苍茫屡相共,竹树森以荟。

郁纡历已尽,依然烟霭内。

回记所来时,潺湲声尚在。

(0)

瞻六堂即事十首·其五

香焚一室宜静,月到中庭渐幽。

蝶梦初生榻上,莺声忽过枝头。

(0)

少年行二首·其一

陌上如烟侠少游,金镳骏马白狐裘。

鸣鞭转入柳堤去,无数杨花扑紫骝。

(0)

庚戌元日

山林别是一家春,野老忘机岁月频。

细雨轻风新节物,宽衣博带旧时人。

桃花迎露开偏早,竹叶轻霜酿独醇。

笑挈胡床傍树影,卧看岩色翠嶙峋。

(0)

冬夜燕与庄弟专旭馆

谷口开新径,清阴觉早寒。

腊梅初吐白,霜叶巳成丹。

紫气浮瑶席,青尊映玉盘。

烛龙凭客兴,雏凤祝君欢。

况有阳春曲,还听玉佩珊。

千钟浑不醉,五夜莫催残。

(0)

谒计夫人祠

金玉抱异姿,冰霜赋幽魄。

结发事君子,间关度东陌。

锐身捍危城,君心久许国。

挈室寄邻封,盼望悬日夕。

旅处勖慎旃,梦魂忧狡贼。

殒身一剑寒,成仁是完策。

在抱有孤儿,幸存王氏脉。

但知快一死,何曾料仓卒。

尔时稍犹豫,岂复成贞烈。

宁任传闻误,勿使纲常裂。

君子谢宏勋,英魂岂消灭。

此心实靡他,千秋贞匪石。

兰蕙蔼幽芳,日星辉碧血。

淑轨肃具瞻,阃行光史帙。

风雨幻精灵,至今绕城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