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开篇“绕屋扶疏耸翠茎”一句,以竹子为主角,形象地展示了竹园的茂密与生机。竹子似乎在房屋周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它们的茎尖高耸,给人以生长旺盛之感。
紧接着,“苔滋粉漾有幽情”一句,则转向了地面上的苔藓。这里的“苔滋粉漾”形容了苔藓覆盖的地面湿润而细腻,既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一种触感的传达。而“有幽情”则暗示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深远情怀。
第三句“丹阳万户春光静”,将场景转向了更广阔的空间。这里的“丹阳万户”指的是大量的住宅,而“春光静”则描绘出一个平和安宁的春日午后,阳光温暖而不耀眼。
最后一句“独自君家秋雨声”,诗人从热闹的春日场景转向了秋天的寂寞。这里的“独自”二字表明诗人的孤独与静谧,而“君家秋雨声”则是对声音的描绘,秋雨轻敲在屋檐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小赋八首苏君书,我初见之詹事箧。
短檠风动目揩频,长卷夜寒手钞怯。
延祐正当元运中,诏书初行贡举法。
主司聘用行省书,布衣名上州县牒。
十八路并集隆兴,第二场中题试帖。
至令异日迹还留,想见同年心最惬。
当时邓公主浙试,深袅吴生奏乡捷。
声名传少惜终沦,拔取虽多颇非躐。
低佪千载岐阳鼓,笑谈一代慈恩塔。
文字贫儿矜敝帚,宇宙飘风吹落叶。
赋好谁人手可叉,时过几日须当镊。
童幼尝为扬子云,长大更思袁伯业。
世閒笔墨未能抛,太息古人讥目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