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十三弟竹园》
《题十三弟竹园》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sānzhúyuán
táng / liúyánshǐ

ràoshūsǒngcuìjīngtáifěnyàngyǒuyōuqíng

dānyángwànchūnguāngjìngjūnjiāqiūshēng

注释
绕屋:环绕房屋。
扶疏:枝叶茂盛分散。
耸翠茎:高高的青翠茎秆。
苔滋:苔藓生长。
粉漾:粉色花朵摇曳。
幽情:深沉的情感或意境。
丹阳:地名,古代郡县名,这里指代某个地方。
万户:众多家庭。
春光静:春天的静谧时光。
独自:独自一人。
君家:你的家。
秋雨声:秋天的雨声。
翻译
翠绿的茎叶在房屋周围错落有致,苔藓滋生,粉色花朵泛着幽雅的情趣。
丹阳城中万户人家沉浸在宁静的春光里,只有你家独享着秋雨的低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开篇“绕屋扶疏耸翠茎”一句,以竹子为主角,形象地展示了竹园的茂密与生机。竹子似乎在房屋周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它们的茎尖高耸,给人以生长旺盛之感。

紧接着,“苔滋粉漾有幽情”一句,则转向了地面上的苔藓。这里的“苔滋粉漾”形容了苔藓覆盖的地面湿润而细腻,既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一种触感的传达。而“有幽情”则暗示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深远情怀。

第三句“丹阳万户春光静”,将场景转向了更广阔的空间。这里的“丹阳万户”指的是大量的住宅,而“春光静”则描绘出一个平和安宁的春日午后,阳光温暖而不耀眼。

最后一句“独自君家秋雨声”,诗人从热闹的春日场景转向了秋天的寂寞。这里的“独自”二字表明诗人的孤独与静谧,而“君家秋雨声”则是对声音的描绘,秋雨轻敲在屋檐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瓦棺寺

招提地亦古长千,围入南城体势残。

穿径石岗随缭曲,到门风叶飒清寒。

虎头无影存金粟,马鬣何年出瓦棺。

尚有里民矜故事,一成台上集文翰。

(0)

陈约堂武陵汎舟图

旷怀无染俗情浓,芳树春流到处逢。

唤作武陵何不可,桃源元止在君胸。

(0)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几更出山而竟止因寄

王氏风流草隶兼,江东行乐且迟淹。

解官誓苦归元早,合妓情多听不恹。

家作道民输斗米,身惟服食乞戎盐。

练裙团扇名皆贵,岂必凌高署殿檐。

(0)

延祐元年江西乡试石鼓赋卷题后

小赋八首苏君书,我初见之詹事箧。

短檠风动目揩频,长卷夜寒手钞怯。

延祐正当元运中,诏书初行贡举法。

主司聘用行省书,布衣名上州县牒。

十八路并集隆兴,第二场中题试帖。

至令异日迹还留,想见同年心最惬。

当时邓公主浙试,深袅吴生奏乡捷。

声名传少惜终沦,拔取虽多颇非躐。

低佪千载岐阳鼓,笑谈一代慈恩塔。

文字贫儿矜敝帚,宇宙飘风吹落叶。

赋好谁人手可叉,时过几日须当镊。

童幼尝为扬子云,长大更思袁伯业。

世閒笔墨未能抛,太息古人讥目睫。

(0)

黄龙泊沙屿,素魄漾金波。

堤景清还创,春宵遇岂多。

乘流光潋滟,蘸影意延俄。

樯烛悬星点,渔舟唱晚歌。

掬来应不湿,印去本无讹。

即渐临吴越,宜人更若何。

(0)

度永济桥

水退长桥未卧波,垂鞭风袅跨虹过。

每闻行潦愁溢溢,蒿目疏治竟若何。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