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励学》
《励学》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古风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

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

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

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

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穫。

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0)
注释
买地:购买土地。
肥实:肥沃充实。
繁系:主要依赖。
耕凿:耕作开垦。
良田:好的田地。
锄理:锄草管理。
兰焦:比喻美好事物受损。
香亦薄:香气变得淡薄。
听者迷:听众被迷惑。
宫徵错:音乐中的音律错乱,比喻事情混乱。
三岁童:三岁的儿童。
分善恶:区分好坏。
孜孜:勤奋的样子。
日求益:每天寻求进步。
业未博:学业不广博。
性顽蒙:天性愚钝。
勤修学:勤奋学习。
朝暮食:早晚的饭食,比喻日常所需。
暂亏:暂时的缺失。
忧陨穫:担心收获减少。
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贤愚:贤者和愚者。
所托:所依赖、依据。
翻译
买的地若不肥沃,其繁荣依赖于辛勤耕耘。
好田若缺少管理,兰花虽香也变得淡薄。
别因为听众迷惑,就故意把音律搞混。
谁说三岁孩童,还能分辨好坏善恶。
每日勤奋追求进步,还怕学识不够广博。
何况我本性愚钝,又不努力学习。
就像早晚要吃饭,一时忽略就忧虑收成减少。
如果没有六经这些经典,贤者和愚者怎能有所依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劝学》。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的重视和渴望,以及对个人修养与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

诗的开篇“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通过比喻手法,强调知识如同土地,需要不断地耕耘和培育。接着,“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好的田地,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耕耘,也难以有所收获。

“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警示读者不要被表面的知识所蒙蔽,而应该追求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则是强调学习无论年龄大小,都应不断进步,不断区分对错。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个人学识不足的担忧。“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则是自省之语,反映出诗人的自知之明以及对自身学习态度的反思。

“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穫”通过比喻说明学习应像日常饮食一样不可或缺,而一旦懈怠,就会导致知识上的匮乏和不安。“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则是强调《六经》(即儒家五经加上《易经》)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性,没有这些文化根基,人们将失去判断是非的依据。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自省,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句·其一

多谢灞陵堤上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0)

禅窝

草窝双树下,借与定僧居。

会得虚空境,坐卧总从渠。

(0)

句·其一

云蒸洞穴秋成雨,泉落庭除夏结冰。

(0)

宿猿洞

洞天虚寂翠屏攲,心迹萧然万物齐。

无奈宿猿嫌宿客,夜深犹拥乱云啼。

(0)

挽赵秋晓

早袖经纶手,归欤卧首阳。

可怜心锦绣,不补帝衣裳。

禄与名俱靳,身宜寿且康。

互乡蒙子洁,闻讣重心伤。

(0)

鹊桥仙.立秋后一日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入夜徘徊庭际。

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静里细观天意。

轻风未有半分凉,奈人道、今宵好睡。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