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辽阳黄黎雍式叙徵题千山觅句图久无以报东来题寄》
《辽阳黄黎雍式叙徵题千山觅句图久无以报东来题寄》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此行未见黄松客,欠上千山揽盛秋。

长白一支雄秀最,辽东三老典刑留。

万方稔乱群薰穴,七字高吟独倚楼。

早晚献诗还扈跸,仙人台上望神州。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辽阳黄黎雍式叙徵题千山觅句图久无以报东来题寄》。诗中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

首联“此行未见黄松客,欠上千山揽盛秋”表达了诗人未能亲临千山欣赏秋色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黄松客”可能是指千山的自然风光,而“千山揽盛秋”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千山的壮丽景色。

颔联“长白一支雄秀最,辽东三老典刑留”将目光转向东北的地理特征,提到长白山的雄伟与秀丽,以及辽东地区历史上的三位重要人物(“三老”),他们的事迹如同典范一般留存于历史之中,象征着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

颈联“万方稔乱群薰穴,七字高吟独倚楼”则转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里“万方稔乱”可能指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群薰穴”比喻那些滋生祸乱的角落。而“七字高吟”则可能是诗人对某个事件或问题的深刻反思,通过这七个字的吟诵,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思考。“独倚楼”则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的孤独与深思。

尾联“早晚献诗还扈跸,仙人台上望神州”表达了诗人期待有机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希望能够得到君主的赏识,并在仙人台上眺望祖国大地,寓意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身使命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二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静躁殊途知自识,荣枯一贯亦何争。

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0)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上家山,家山依旧好。昔去松桂长,今来容须老。

上家山,临古道。高低入云树,芜没连天草。

草色绿萋萋,寒蛩遍草啼。

噪鸦啼树远,行雁帖云齐。

岩光翻落日,僧火开经室。

竹洞磬声长,松楼钟韵疾。

苔阶泉溜鈌,石甃青莎密。

旧径行处迷,前交坐中失。

叹息整华冠,持杯强自欢。

笑歌怜稚孺,弦竹纵吹弹。

山明溪月上,酒满心聊放。

丱发此淹留,垂丝匪闲旷。

青山不可上,昔事还惆怅。

况复白头人,追怀空望望。

(0)

却到浙西

临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萧条旅馆秋。

尝叹晋郊无乞籴,岂忘吴俗共分忧。

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

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

(0)

送人入新罗使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

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

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

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

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

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0)

江州卧疾送李侍御歌

江沉沉兮雨凄凄,洲渚没兮玄云低,伤别心兮闻鼓鼙。

(0)

赠东林白大师

虎溪久驻灵踪,禅外诗魔尚浓。

卷宿吟销永日,移床坐对千峰。

苍苔冷锁幽径,微风闲坐古松。

自说年来老病,出门渐觉疏慵。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