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冷落后,秋圃恨开迟。
总是宜男草,傍人也未知。
春风冷落后,秋圃恨开迟。
总是宜男草,傍人也未知。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去秋来,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微妙变化与情感寄托。诗人通过“春风冷落”与“秋圃恨开迟”的对比,展现了季节更替中植物生长状态的不同,隐喻着人生境遇的起伏与情感的波动。
“春风冷落后”,春风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象征,然而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冷落”的代名词,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或外界环境的不适宜,引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失落感。
“秋圃恨开迟”,秋天的花园里,花朵迟迟未绽放,仿佛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遗憾,或是对美好事物到来迟缓的怨恨。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映射。
“总是宜男草,傍人也未知。”最后一句将话题转向了“宜男草”,这是一种寓意吉祥、象征生育繁衍的植物。诗人在这里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祝福,同时也暗含了对周围环境或社会氛围的观察与思考——即使在看似平凡或被忽视的地方,生命的力量与希望依然存在,只是旁观者可能未曾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汝今行年已半百,红颜欲皴鬓强白。
人间治否岂系汝,胡不归来长局蹐。
祗园山水天与开,酉馆图书世希识。
苍松翠竹月何限,酒美茶香春斗碧。
行间字字挟风霜,句里声声戛金石。
莫言七尺世长物,借汝暂作千秋宅。
岂惟千秋借七尺,九友凭谁吐颜色。
只今为汝进一言,微吟浅斟缩脚眠,归兮且夺天公权。
卿云英英,出自方东。絪缊之组,昭回有融。
君曰自帝,臣曰自君。上下攸格,无微不通。
正直维弼,诡随无容。庶邦之庆,万姓之祯。
卿云丽丽,东方自出。鞙其有长,矫如凤翼。
天不爱宝,维帝成之。下民徂饥,我是用刺。
璨璨天章,而莫可食。卿云皇皇,瞻言在南。
载机载杼,天孙之将。绚其綵矣,在天之纲。
望不可即,胡莫以裳。卿云其蔚,载瞻其瑞。
缅彼有怀,我心如缕。下民孔艰,槁其穑事。
维云变态,卷舒朝莫。载发其祥,好风好雨。
今者之兆,来者之惠。
君不见陇山萧索秋云高,山巅朱凤鸣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曹,万古云霄一羽毛。
君不见潇湘洞庭虚映空,中有云气从飞龙。
天地黤惨忽异色,万斛之舟行若风。
英雄有时亦如此,揽环结佩相终始。
凤臆龙鬐未易识,青眼高歌望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