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曾传制,雷门漫试声。
祢衡魏武怒,诸葛洞蛮惊。
伐木还连响,催花借一鸣。
五音繁会处,不得讵能成。
少昊曾传制,雷门漫试声。
祢衡魏武怒,诸葛洞蛮惊。
伐木还连响,催花借一鸣。
五音繁会处,不得讵能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系列中的一首,主题为“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与自然现象,展现了鼓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与影响。
首句“少昊曾传制”,引用古代神话中的黄帝之子少昊,传说他创造了乐器,暗示鼓的起源与文化传承。接着“雷门漫试声”则以雷门(古代传说中的神门)试鼓之声,象征鼓声的宏大与震撼力。
“祢衡魏武怒,诸葛洞蛮惊”两句,分别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祢衡被曹操责罚和诸葛亮平定南蛮的故事,表现了鼓在军事行动中的威慑作用。
“伐木还连响,催花借一鸣”描绘了鼓声与自然界的互动,伐木时的回响和催促花开的声音,形象地展示了鼓声的穿透力和生命力。
最后,“五音繁会处,不得讵能成”总结了鼓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强调了它在复杂乐曲中的不可或缺性,表达了鼓作为音乐元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鼓在不同领域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蓬莱风月神仙,却来平地为霖雨。
乾坤清了,如今多是,退行一步。
寸寸归心,轻轩娱侍,竹溪花圃。
奈君王眷眷,苍生恋恋,那肯放、钱塘渡。
天也知公此意,问升平、要抽身去。
把些夏潦,和些秋哨,轻轻缀住。
一转移来,元勋力量,他谁堪付。
待汾阳、了却中书,别又商量出处。
我来景照堂,主人一笑领。
蔬笋充我饥,芎朮疗我病。
坐久不知晚,留以夜榻并。
世事方东流,人情入西暝。
兹逢岂假合,如形有随影。
不言自相知,无味足隽永。
潜远意悠悠,披仰心炯炯。
顾我为何人,古今两照映。
馀言不可写,手拍阑干猛。
云飞风满山,万动归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