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榛得深径,漾楫过阴壑。
岩开双牖户,石立四壁落。
斓斑旁累丸,空洞中悬櫜。
谁于昆崙腹,施此混沌凿。
潜移蛟鼋宫,歘搆佛祖阁。
世无探穴公,造化终冥漠。
披榛得深径,漾楫过阴壑。
岩开双牖户,石立四壁落。
斓斑旁累丸,空洞中悬櫜。
谁于昆崙腹,施此混沌凿。
潜移蛟鼋宫,歘搆佛祖阁。
世无探穴公,造化终冥漠。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佛教寺庙,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灵山胜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岩洞转化为宫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处仙境。
"披榛得深径,漾楫过阴壑"两句,以探幽寻秘之姿态,引领我们进入一个隐秘而神奇的空间。"岩开双牖户,石立四壁落"则具体描绘了寺庙的结构,岩洞被巧妙地雕琢成具有窗户和墙壁的建筑。
接下来的"斓斑旁累丸,空洞中悬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节描述,使人仿佛能听到山间清泉的声响,感受到空灵洞穴中的宁静与神秘。
"谁于昆崙腹,施此混沌凿"一句,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也在探究这般奇迹背后的创造者。昆崙山脉历来被视为通天之地,这里将其比喻为神秘力量的源泉,增添了一份超验的色彩。
"潜移蛟鼋宫,歘搆佛祖阁"两句,则是对寺庙中建筑艺术和宗教氛围的描绘。"潜移"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变化的和谐统一,而"歘搆"则展示了人工造物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
最后,"世无探穴公,造化终冥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般神秘之地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未知世界探索者的怀念。"冥漠"二字,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其深邃的意象和精妙的构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能力,是一篇融合了山水田园、佛教禅理的古典诗歌佳作。
雀谇晴檐,蝇苏冻纸,严霜忽作轻暖。
锦貂才近熏炉,凤律暗移翠琯。
寻春无处,但日日、春痕偷展。
恰引起、千丈愁思,添似绣床金线。
云影薄、画帘乍捲。山意冷、瘦筇又懒。
几多酿雪楼台,豫涤熨寒酒盏。
梅魂知否,怕迤逦年华将换。
待借他、一缕东风,悄把万花吹转。
翠扫山光,春江梦、蒲萄绿遍。
人换世、岁华良是,此身流转。
云破春阴花玉立,又逢故国春风面。
记去年、晓月挂星河,香凌乱。年年约,常相见。
但无事,身强健。赖孙垆独有,酒乡温粲。
老骥天山非我事,一蓑烟雨违人愿。
识醉歌、非壮一生心,狂嵇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