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师群儒,刻意践履。恬素自安,志薄进取。
习静虽学,死心病仁。一蹴造圣,或误后人。
博师群儒,刻意践履。恬素自安,志薄进取。
习静虽学,死心病仁。一蹴造圣,或误后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的形象,他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实践,内心宁静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禄。诗人通过“博师群儒,刻意践履”表达了这位学者广泛涉猎知识,努力实践的精神。接着,“恬素自安,志薄进取”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对功利的淡漠态度。进一步,“习静虽学,死心病仁”说明了他在学习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并且关心他人疾苦。最后,“一蹴造圣,或误后人”表达了对这位学者可能达到圣贤境界的肯定,同时也隐含了对其可能误导后人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吕荥阳公形象的刻画,赞美了学者在学术追求与个人修养上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提出了对学者责任的思考,即如何在自我提升的同时,避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吴淞夜雨。讶岸影移帆,乱燃松炬。
但见倾筐簖侧,绀螯争取。
舵楼且作尊前供,剪明灯、笑斟芳醑。
正逢霜后,金瓤镕腹,玉酥凝箸。数俊味、当年曾谱。
记天柱山房,词人争赋。须付厨娘调就,饆饠寒具。
秋宵客里撩人意,动归心、石尤偏阻。
欲消残醉,茶铛相对,眼波愁注。
正吟窗人倦,砚北沉眠。任千缕,袅茶烟。
被几声、鶗鴂勾回午梦,满帘粉絮,扑上愁边。
料得瞻园,今番花信,开到蔷薇春可怜。
偶曳筇枝趁风去,笑桃朱户却依然。
一片平芜似剪,胭脂点处,较鸳锦、颜色还鲜。
听洞口,水潺湲。紫鳞齐跃,红瓣争牵。
倚石思登,扪新萝带,买春无计,数小榆钱。
韶光九十,算真真输与,寻香凤子,恣意流连。
双清楼外花桥,压钿镜空波,剪莼春晚。
索郎酒载,莲泥插桨,草堤铺毯。
新蟾容易堕,趁断港、渔灯寻曲院。
只怪得、未了吟情,楚尾燕樯催散。
昔游恼乱回肠,是挑菜收裙,倚桃遮扇。
旧乡凝望,可堪又对,败芦沉雁。
秋峦枫似锦,终不比、孤山青一片。
况那日、紫曲閒门,谱箫人远。
采菱拾翠,傍越殿寻春,清歌徐度。
何似吴均,善作多愁赋。
浣纱畔、雕栏倚遍,携红袖、潦倒旗亭暮。
莫怜眉妩,恐琐窗人妒。
如听哀筝夜话,向谁行幽诉。
鸳管写、乌丝百尺,待归去、都付双鬓女。
红牙轻按,唱彻愁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