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曲歌,西陵木将落。
萧瑟穗帷寒,秋风凄女乐。
魂魄不复来,觞豆但如昨。
奈此白日何,朝朝照铜爵。
高台一曲歌,西陵木将落。
萧瑟穗帷寒,秋风凄女乐。
魂魄不复来,觞豆但如昨。
奈此白日何,朝朝照铜爵。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铜爵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与怀旧之情。首句“高台一曲歌”,以高台上的歌声起笔,暗示了某种聚会或祭奠的场景。接着,“西陵木将落”点出时令,西陵的树木即将凋零,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萧瑟穗帷寒,秋风凄女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穗帷轻摇,秋风中女乐的演奏显得格外凄清,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哀伤。诗人通过“魂魄不复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昔日的欢宴如今只剩下空荡的酒杯和食物,暗示着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奈此白日何,朝朝照铜爵”直抒胸臆,诗人无奈地问:这每日升起的白日啊,为何还要无情地照耀这铜爵台,仿佛在提醒人们无法逃避时光的流转和记忆的消逝。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