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掩柴门一径深,山中免见俗尘侵。
愁因有酒春生面,老不饶贫雪满簪。
旧井远通幽谷水,翠藤新长小窗阴。
扁舟莫负林间约,好把清诗慰此心。
半掩柴门一径深,山中免见俗尘侵。
愁因有酒春生面,老不饶贫雪满簪。
旧井远通幽谷水,翠藤新长小窗阴。
扁舟莫负林间约,好把清诗慰此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隐逸的生活画面。首句“半掩柴门一径深”,写出了诗人居住在深山之中,门扉半开,小径曲折,暗示了远离尘世的宁静。次句“山中免见俗尘侵”,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清幽,避免了世俗纷扰。
第三句“愁因有酒春生面”,借酒消愁,春天的到来似乎能暂时驱散诗人心中的忧虑,使面容焕发生机。然而,“老不饶贫雪满簪”一句,透露出诗人年华老去,贫困的生活使得头上白发如雪,增添了人生的沧桑感。
接下来,“旧井远通幽谷水,翠藤新长小窗阴”,通过描绘古井引来的幽谷清泉和新生的翠藤遮蔽的小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环境。最后一句“扁舟莫负林间约,好把清诗慰此心”,诗人邀请朋友乘坐扁舟来访,共享林间清谈,以诗歌来抚慰彼此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诗意。
世以鹊为吉,人多喜其鸣。
世以鸦为凶,鸣多人辄嗔。
吉凶一以定,嗔喜此焉分。
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
群鸦竞喧集,有耳若不闻。
一鹊不相容,搏击以为能。
不知鹊可喜,甘与鸦为群。
妒善复党恶,鸷悍徒不仁。
石显怙权宠,望之不容身。
林甫擅柄用,何有乎九龄。
宁为望之辱,不作石显荣。
宁为九龄死,不作林甫生。
邪正苟倒置,是非竟难陈。
人事无不然,何独此微禽。
曲水兰亭,陪宴后、又还三日。
最好是,风檐月观,堕红堆碧。
乔木故家今有数,太平人物年几百。
看扶藜、行处乱花飞,神仙宅。天地外,逍遥客。
谈笑里,文章伯。是富贵渊明,洞天彭泽。
老鹤蹁跹摩汉翮,灵龟燕息支床力。
看一时、长傍寿星边,天南极。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
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