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箫声好醉乡,春风嘉宴更无双。
凭谁为谑穆天子,莫把瑶池并曲江。
杏苑箫声好醉乡,春风嘉宴更无双。
凭谁为谑穆天子,莫把瑶池并曲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杏苑中举行的宴会,其乐融融,令人沉醉。诗人通过“春风嘉宴更无双”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赞美之情,认为这样的佳节和美酒是难得的。此外,诗人还提到“凭谁为谑穆天子”,这里的“穆天子”通常指代帝王或贵族,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与这位尊贵的人物相比,或许是在反思宴会上的宾主之间的关系。最后两句“莫把瑶池并曲江”则是对听者的一种提醒,或许是在劝诫不要将现实世界中的瑶池(指帝王所居之地)与宴会中的人物相提并论,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景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以及对高贵者的一种敬仰。
结构叨冯柱石才,敢期幢盖此裴回。
阳春曲调高谁和,尽日焚香倚隗台。
玳簪珠履愧非才,时凭阑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别倾卮酒贺行台。
阑槛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风流孔令陶钧外,犹记山妖逼小台。
吹台高倚圃田东,此去轺车事不同。
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
醉离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园密雪中。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征拜黑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