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玉像堂》
《题玉像堂》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玉毫不着世间尘,辉相分明十八身。

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ngtáng
táng / zhāng

háozheshìjiānchénhuīxiāngfēnmíngshíshēn

yāndēnggènghǎotángzhōngwéiyǒuzhuǎnjīngrén

翻译
这颗珍珠洁净无瑕,不沾染一丝尘世的气息。
它的光芒清晰可见,共有十八种不同的光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供奉着玉制佛像的堂内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的清净与世俗的隔绝。

"玉毫不着世间尘" 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玉佛像纯洁无染,不受世间污秽之物所沾染。玉毫,指的是佛头上的尖顶部分,这里用玉来比喻,既强调其珍贵,也突出了它的清净。

"辉相分明十八身" 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像的庄严与神圣。辉相,即佛的光芒,分明表示这种光芒清晰可见;十八身则是指佛的各种形象,这里可能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描述这些形象的细致和栩栩如生。

"入夜无烟灯更好" 这一句,是对环境氛围的描写。入夜,夜幕降临之时,无烟灯,即不需要燃烧任何物质而发光的灯,这里的设定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神圣的氛围。

"堂中唯有转经人" 这一句,则是对场景中人物行为的描绘。转经,通常指的是念诵佛经或是手持经书缓缓行走。在这里,这个动作成为了这个清净空间内唯一的人为活动,强调了宗教仪式的宁静与专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佛像及其所在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和云松雪中十绝·其十

旭日光微未尽消,背阴岩谷冱连朝。

春风一解昆崙冻,渐化河澌入海潮。

(0)

病中·其二

杖策儿扶村舍翁,一樽花下卧春风。

社前雷动催茶笋,兴入千岩万壑中。

(0)

秋日偶成·其二

秋雨生寒似早春,寥寥门巷绿苔新。

社前酿熟松醪酒,留得仙瓢候故人。

(0)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其一

自与山灵有宿期,题诗屡报入山时。

林间二客烦相待,拂拭苍苔看旧诗。

(0)

云松邀往翁源足疾不果行

临水登山兴已非,客来扶杖强相依。

前川不得随花柳,远壑空思老蕨薇。

览镜徬徨馀发短,开书涵泳壮心微。

仙人不授轻身术,安得凌空跨鹤飞。

(0)

寄葛仲温

中年相识少相亲,逆旅来过不厌频。

贵贱虽殊皆白发,田园有处避红尘。

玉壶且醉蓝山月,丹鼎须分葛井春。

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