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
“终日不离尘土间”直接描绘了诗人被束缚于世俗琐事中的无奈状态。“若为能见此身闲”则是对心灵自由和身体解放的渴望,表达了一种逃脱现实、追求精神自在的愿景。
“今朝暂共游僧语”一句,通过与僧侣短暂相遇的场景,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僧语”可能指的是佛教修行者的语言或是他们对世间万象的看法,这也增添了一种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意境。
最后,“更恨趋时别旧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趋时”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旧山”则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场景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依恋。这里的“恨”字,传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失去这些美好事物的不舍和哀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的心路历程。
孜孜矻矻。
向无明里、强作窠窟。
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
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
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
只些些、妄想中埋没。
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
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
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