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霖半夏太无聊,皎日凉风霁接朝。
始觉秋光略可悦,恰看愁雾与全消。
砌虫鼓胁鸣方响,埭竹抬头意亦超。
四壁多粘望雨句,此情秦越异遥遥。
忧霖半夏太无聊,皎日凉风霁接朝。
始觉秋光略可悦,恰看愁雾与全消。
砌虫鼓胁鸣方响,埭竹抬头意亦超。
四壁多粘望雨句,此情秦越异遥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以及在池边居所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情感。首联“忧霖半夏太无聊,皎日凉风霁接朝”以对比手法开篇,将夏日的雨季与晴朗的秋日进行对比,表达了从烦闷到愉悦的心境转变。接着,“始觉秋光略可悦,恰看愁雾与全消”,进一步点明了秋天的美景,愁云散去,心情随之舒畅。
颔联“砌虫鼓胁鸣方响,埭竹抬头意亦超”则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池边的虫鸣和竹子的姿态,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宁静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平静。尾联“四壁多粘望雨句,此情秦越异遥遥”则以四壁上的诗句为引,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盼与对远方情感的遥想,体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和谐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仪表咸推挹,墙仞难窥践。
既当垂帷学,复折波涛辩。
绮思暧霞飞,清文焕飙转。
朱旗赫容与,凋启纷曜煜。
波摇白鳢舟,风动苍鹰舳。
九疑势参差,江天相蔽亏。
三春沣浦叶,九月洞庭枝。
洞庭枝袅娜,沣浦叶参差。
芬芳与摇落,俱应伤别离。
总角携书到上林,华筵何处不招寻。
淮南桂树枝枝赋,蓟北梅花片片吟。
斜日剑锋双黯淡,暮年书札半浮沉。
钟期一去弦堪绝,碎折床头叔夜琴。
旭日初霞晃翠屏,琅玕芝草近珠庭。
玉箫吹彻鸾初下,丹液凝成鼎自扃。
海阔传缄曾命鹤,夜深飞佩欲骑星。
洞中石瀡移仙乳,云际松根长茯苓。
象■朱幡朝太乙,宝函金诀授玄经。
凡情久断悬应解,尘劫都忘虑已冥。
却笑蜉蝣同草露,也应岁月羡椿龄。
何由共把浮丘袂,指点三山掌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