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道场山云峰追和东坡先生游径山诗韵》
《登道场山云峰追和东坡先生游径山诗韵》全文
明 / 童冀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十年不见金华山,岁月阅人如逝川。

孤□□□五千里,复与山水相周旋。

朅来吴会浮□□,□庭下瞰神龙渊。

道场秀色接朝暮,有足未上高峰巅。

荒山五夜殷燐火,宝地一夕开青莲。

浮屠突兀倚天半,石磴百折何蜿蜒。

未将足力供眼界,痴坐且学山僧禅。

岂无篮舆捷飞步,亦有杖头沽酒钱。

劳人本欲息四体,何如一醉山中眠。

今晨登览颇自适,得意仰羡云中鸢。

劳生宇内已头白,百年几受忧患煎。

平生两足厌奔走,瘦筇独许登山便。

同行况有二三子,忽到绝顶心悠然。

蓬莱东望又清浅,一笑回首三千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道场山的登临与感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首句“十年不见金华山”,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诗人对道场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下来,“岁月阅人如逝川”一句,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无情流逝,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孤”字开头的句子,可能是指诗人独自一人登山,或是对山的孤独之感。接着,“五千里”、“复与山水相周旋”等词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山水的热爱。诗人来到吴会,俯瞰神龙渊,感受到道场山的秀美景色,却未能攀登高峰,留下了一丝遗憾。

“荒山五夜殷燐火,宝地一夕开青莲”描绘了夜晚山中的景象,火光与莲花的意象,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意着内心的觉醒与净化。接着,诗人描述了佛塔的高耸和山路的曲折,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未将足力供眼界,痴坐且学山僧禅”表达了诗人对登山的渴望与对禅修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诗人虽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饮酒的钱财,但更愿意在山中休息,享受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劳人本欲息四体,何如一醉山中眠”流露出诗人对劳碌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清晨的登览让诗人感到舒适自在,他甚至羡慕云中翱翔的鸢鸟,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最后,“劳生宇内已头白,百年几受忧患煎”是对人生苦短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在世间奔波已久,经历了许多忧患。然而,正是这些经历使他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童冀
朝代:明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猜你喜欢

酬羽可舍人归后见寄次韵·其二

车乘翘翘却顾频,从来道谊友朋真。

犹留云住还游子,幸不尘污谢故人。

阅历一番如梦醒,低徊两念是君亲。

与翁共话升平乐,细草幽花满眼春。

(0)

留别同学·其一

桑榆正好乐晨昏,息尽尘机昼掩门。

百里研耕酬负米,十年树获重培根。

蓬蒿随分皆慈荫,雨露偏沾亦主恩。

岂料栖岩经匠石,楩楠樗栎竟同论。

(0)

闻羽可舍人自章门回,适久旱大雨,喜而有作·其三

章江风景故嶙峋,闻说云山又一新。

今日滕王高阁会,不知谁是遇风人。

(0)

送李刚峰太守入京·其二

山川应识故侯过,民气欣看两岸和。

志喜亭原丰乐近,出山云想吉祥多。

觐天正好春初泮,报国能教海不波。

倘遇沿途新奏凯,顺风寄我泰平歌。

(0)

海帆先生属题铭山画竹

猗猗鸾凤姿,皎皎琅玕色。

十丈扫烟云,放笔挺清直。

画者胸何有,淋漓多着墨。

石骨倚崚嶒,凛凛见风力。

(0)

和章方报方伯,复有赠诗,依韵奉酬·其二

闽峤宗风仰正声,林高诗派溯前明。

体裁唐宋谁门户,才调机云本弟兄。

千里奚囊题咏富,十年郎署炼研成。

曾从仙岭餐霞出,怪得吟怀似水清。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