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云山俱是乐,古人心与我心同。
纷纷宠辱多忧患,真乐谁知在此中。
满目云山俱是乐,古人心与我心同。
纷纷宠辱多忧患,真乐谁知在此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满目云山俱是乐",描绘了诗人置身于壮丽山川之中,感受到的无尽喜悦。"古人心与我心同",则流露出诗人与古代贤哲心灵相通的情感,暗示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共鸣。
接着,"纷纷宠辱多忧患",诗人通过这一句揭示了世俗社会中人们常面临的烦恼与困扰,如权力、地位、荣誉等带来的压力和忧虑。这种忧患意识,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最后,"真乐谁知在此中",点明了真正的快乐往往隐藏在平凡生活和自然之中,而非外界的荣华富贵。这句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生活态度,是对传统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小雨娇寒,嫩晴弄晚,芳意还媚轻阴。
刘郎前度,携手万花林。
不记仙源细路,刚记得、霞重岚深。
环佩响人间,流水消息断青禽。重寻。
行乐处,只馀纨扇,犹认红襟。
想去年人面,蓦地沉吟。
闲了春风笔砚,浑不管、蝶抱蜂红。
如雨柳边,竹外打桨过湖心。
一江万山间,雨势挟舟入。
中有看山人,坐借长年笠。
锦石丹崖望不分,沙回树靡迫何及。
十年梦与桐君期,羊裘约客空所思。
七里涛分滩上下,双台云隔路东西。
此间我亦推篷惯,恨不相逢借笠时。
是物等闲难得戴,著屐何如放船快。
君与东坡两蜀人,披图似有英灵会。
祇今插脚软红尘,清景都从画里亲。
年年稳坐沧江雨,毕竟输它笠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