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秀水色净,忽来双凤凰。
岐周昔鸣瑞,今复见文王。
竹秀水色净,忽来双凤凰。
岐周昔鸣瑞,今复见文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深远的文化寓意。开篇“竹秀水色净”,设定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环境,竹子挺拔,水面澄清,是一典型的中国园林美学形象。
紧接着,“忽来双凤凰”一句,使得景象中突然出现神秘而庄重的元素。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与高贵的象征,它们的到来预示着祥瑞和好运,常被用以比喻帝王或圣贤。
下两句“岐周昔鸣瑞,今复见文王”则将自然景象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岐周”指的是古代的岐山和周地,这里暗示了历史的深远;“昔鸣瑞”是说过去这些地方有祥瑞之物出现,如同凤凰一样,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君主的贤明。而“今复见文王”则将现在景象与古代圣君——周文王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当下祥瑞出现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凤凰的出现,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定、文化传承的深切期望。
近南逢剧暑,多病客难禁。
与物甘同静,何人肯见寻。
望云生远梦,看月得禅心。
咫尺西关路,输君杖履临。
输君杖履临,草径静深深。
野鸟随晴步,邻钟答晚吟。
飞沈皆有趣,穷达付无心。
对月悭於酒,寒泉聊一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