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学乡农手自培,不嫌荷重独徘徊。
移来彭泽当年种,删去柴桑旧日栽。
鸦嘴试敲松径石,鹤翎斜插竹间苔。
清芬从此年年有,好景难忘酒一杯。
暂学乡农手自培,不嫌荷重独徘徊。
移来彭泽当年种,删去柴桑旧日栽。
鸦嘴试敲松径石,鹤翎斜插竹间苔。
清芬从此年年有,好景难忘酒一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亲自参与农事,亲手培育菊花的情景。通过“暂学乡农手自培”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耕生活的亲近与尊重。他不嫌弃劳动的辛苦,独自在田间徘徊,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
“移来彭泽当年种,删去柴桑旧日栽。”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彭泽和柴桑都是陶渊明的居住地,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移来”和“删去”的动作,诗人不仅是在种植菊花,更是在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
“鸦嘴试敲松径石,鹤翎斜插竹间苔。”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劳作之余的闲适景象。他用乌鸦的喙轻敲着松林间的石头,或许是为了寻找清泉,或是为了欣赏自然的声音。而鹤翎斜插在竹林间的青苔上,则是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清芬从此年年有,好景难忘酒一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盛开时香气四溢的美好景象的期待,以及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惜。每年的菊花盛开,都将成为他心中难忘的记忆,而一杯酒,则是他用来庆祝和纪念这份美好情感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
近尊前、一声河满,声吞和泪肠热。
十年花事伶俜甚,禁得綵幡摧折。风雨咽。
为已断鹃魂,苦忆啼时血。情天一发。
念芳约俱寒,坠欢何望,曲怨玉笺裂。
花落后,无那佳人又别。胭脂犹有残雪。
天涯忍此春消息,不是众芳消歇。千万结。
剩弱线衰杨,青眼堪愁绝。倡条冶叶。
问底事干卿,一池吹皱,持恨与谁说。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
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
垂缰磨损天闲印。
听嚼齧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当日奋鬣龙沙,一心功就,玉鞯归去安稳。
半筐衰草误雄姿,况短辕频困。笑帐外、霜华自忍。
金台声价飘零尽。
问夜阑、西风里,可有孙阳,暗怜神骏。
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
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春杳。家山好。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
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
我已飘零后。向天涯、何堪重忆,凤城尊酒。
不分推排成老辈,恁许莺花依旧。
休采撷、江南红豆。
谁说芭蕉坚固树,只生生,种得相思够。
诗句枉,故人口。君知作达观空否。
问往日、云愁海思,先生乌有。
一剑年年磨不厌,潦倒健儿身手。
空赢得、花前敛袖。
书札长安都冷落,怕西山,也似人消瘦。
堆案是、楞伽咒。
昭灵古祠蔚森爽,祠下流波日奔荡。
啼鸦枯柳当两楹,落日青峰照银榜。
秭归西阻蜀江口,云盖风舆自来往。
常时酾酒击鸣鼓,辄有灵风动虚幌。
楚王宫殿久寂寞,万里晴云色苍恍。
神龙自合晦渊潜,凤鸟胡为在罗网。
此邦祠宇出何代,恍惚湘楚同风壤。
石竹丛深山鬼愁,江篱花落文鱼上。
清秋旅怀百忧集,感子追游慰遐赏。
明时礼乐遍寰宇,肯使幽忠滞榛莽。
享仪每诏县官给,祀典犹闻宗伯掌。
捍菑禦患光故国,愤义终能肃群仰。
湘南屯戍苦未休,长笑因之起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