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一夕或三起,诗卷曷从来眼里。
骤疑笑语接秋窗,不悟江山隔吾里。
近来海内诗好谁,贱目可怜空贵耳。
谪仙既作东山称,杜陵亦贵衡阳纸。
吾人得穷固其分,幽谷安能争市倚。
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
不同渊明田下噀,即效龟蒙耕甫里。
文成不作封禅词,相我于耜并举趾。
思君一夕或三起,诗卷曷从来眼里。
骤疑笑语接秋窗,不悟江山隔吾里。
近来海内诗好谁,贱目可怜空贵耳。
谪仙既作东山称,杜陵亦贵衡阳纸。
吾人得穷固其分,幽谷安能争市倚。
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
不同渊明田下噀,即效龟蒙耕甫里。
文成不作封禅词,相我于耜并举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思君一夕或三起”,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频繁思念,夜不能寐。接着,“诗卷曷从来眼里”暗示了诗人通过阅读友人的诗卷来寄托思念之情。
“骤疑笑语接秋窗,不悟江山隔吾里”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与友人欢笑交谈的情景,但现实却是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近来海内诗好谁,贱目可怜空贵耳”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诗坛的感慨,认为虽然诗歌才华横溢,但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却不多,自己只能空自欣赏。
“谪仙既作东山称,杜陵亦贵衡阳纸”借用了李白和杜甫的典故,赞扬友人的诗才,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诗人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身处困境,无法像他们那样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远离尘世,隐居于山水之间的心愿。他不愿如陶渊明那样只是口头上说归隐,而是要付诸实践,过上躬耕田园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赵蕃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理想的追求。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
往来笑子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
雍齿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
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