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菊花二首·其二》
《菊花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难损花枝难损盆,更多土壤更多根。

园庭行见春苗长,霜露无如地气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园中生长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首句“难损花枝难损盆”,以“难损”二字强调了花枝与盆之间的紧密联系,暗示了菊花与栽种它的容器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隐含了对菊花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次句“更多土壤更多根”,进一步揭示了植物与土地的依存关系。土壤的丰富为菊花提供了生长的基础,而更多的土壤意味着更深的扎根,象征着菊花在良好环境中能够茁壮成长,根系发达。

第三句“园庭行见春苗长”,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园中春意盎然,菊花幼苗逐渐成长的场景。这里的“行见”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逐渐显现出来的过程感,强调了生命成长的动态美。

最后一句“霜露无如地气温”,则以自然界的现象反衬出菊花适应环境的能力。尽管霜露寒冷,但地温和的气温为菊花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体现了菊花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顽强生存的特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以及植物在特定环境下展现出的生命力与适应性。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蝶恋花

雨饯云邮春去矣,燕嘴泥香,暗度疏帘里。

底事玉楼人未起,泪痕染透鸳鸯被。

约腕金环空自委,花瓣无情,尽日随流水。

唤到侍儿何处使,秋千架外寻梅子。

(0)

点绛唇

才长芭蕉,碧纱窗外风和雨。

声声杜宇,不解留春住。欲问春光,此日归何处。

春无语,乱红流去,两岸杨花絮。

(0)

浣溪沙

雨过池塘万绿生,微风吹满绣帘轻。

远山一角夕阳明。

静里荷香来扇底,梦余蕉影倚窗横。

关情何处玉箫声。

(0)

水龙吟.落花

春阳恰照空园,晓莺啼倦残红冷。

芳魂无据,冰帘斜扑,乱抛芳径。

力弱丝游,心疏蝶过,召还烟景。

问余春未远,悠扬何事,依然就,风中影。

门外晚寒犹逞。正无聊、断肠人醒。

新巢燕子,衔来尚湿,小楼初暝。

露重晨留,泥香夜葬,沾衣微省。

更一溪、暗水吹成罨画,绣萍千顷。

(0)

浣溪沙

一片心情眼底柔,倦容疏态越风流。

未经惆怅不知愁。

鸳谱怪来针线减,工夫强半为梳头。

日西初见下妆楼。

(0)

江城子.秋日行舟

浮萍潆曲小桥边,似荷钱,似花钿。

秋艇宜人、一路棹添烟。

三径高情来访菊,无事尔,此身前。

新生野水碧涓涓,跃鱼渊,钓丝牵。

疏柳依依、坡岸弄轻妍。

日落残霞分夜影,钟断处,塔铃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