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懒莺慵蜂蝶痴,花阴亭午日迟迟。
困人天气宜高枕,不用频呼来梦儿。
燕懒莺慵蜂蝶痴,花阴亭午日迟迟。
困人天气宜高枕,不用频呼来梦儿。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慵懒闲适的情景,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与情感的细腻捕捉。
首句“燕懒莺慵蜂蝶痴”,以生动的拟人手法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象:燕子懒散地飞翔,黄莺无力地鸣叫,蜜蜂和蝴蝶也显得痴痴的,似乎都被这温暖的阳光和慵懒的氛围所感染。这一句通过动物的行为变化,巧妙地传达出夏日午后的宁静与慵懒。
次句“花阴亭午日迟迟”,进一步渲染了午后的时光。亭午,即正午时分;日迟迟,则是形容阳光柔和而持久,照在花阴之下,营造出一种既明亮又不刺眼的光线效果。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环境的舒适与宜人。
第三句“困人天气宜高枕”,直接点出了午后的天气特点——让人感到困倦。在这样的天气里,最适合的就是“高枕”——即躺在高高的床上,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放松。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午睡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一句“不用频呼来梦儿”,则是对午睡场景的生动描绘。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中,无需频繁呼唤,人们自然会沉入梦乡。这句话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午睡的惬意,也流露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节奏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温暖的阳光、轻柔的微风以及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