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临双峡,霜威肃九秋。
有人乘野舫,昨夜度江流。
天静山如画,风高白可浮。
庾公清兴在,不用赋登楼。
星座临双峡,霜威肃九秋。
有人乘野舫,昨夜度江流。
天静山如画,风高白可浮。
庾公清兴在,不用赋登楼。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清逸之感。首句“星座临双峡”,以星空映照峡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霜威肃九秋”一句,通过霜的寒冷和秋天的肃穆,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深秋的萧瑟。
“有人乘野舫,昨夜度江流”则引入了人物活动,使画面不再单调,增加了动感与生活气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天静山如画,风高白可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静谧的天空比作画卷,将高风中的云雾比作漂浮的白纱,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美丽画卷。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最后,“庾公清兴在,不用赋登楼”引用了庾亮登楼赋诗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舟中,却如同庾亮一般,心怀清逸之兴,无需登楼即可感受到诗情画意。这不仅是对自身心境的写照,也是对古代文人雅趣的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秋水长篇,琐窗闲自消清昼。
楝花风冷惜春归,早是清和候。小院落英铺绣。
点苍苔、蝶翻蜂骤。惜花心倦,对景情牵,因花怀友。
雁足无凭,伊兰雅韵空回首。
梦魂无奈几关山,后会应难偶。眉上愁新并旧。
谱离怀、新声未就。路长谁寄,句短难宣,推敲还又。
夜窗虚、新正初破,惊心时序偷换。
飞鸿去后无消息,误入谁家庭院。春又转。
盼不到、梅花反怪东风懒。吟魂销黯。
正玉漏摇愁,翠烟迷梦,寒月照清怨。
并州剪,难剪缠绵心茧。相思婉转萦满。
隔帷灯映屏纱淡,微逗春星数点。离思远。
共万缕、垂杨绿到江南岸。无眠忆遍。
见烛泪成灰,香心已死,难道此情浅。
往事思量遍。镜台前、双眉青斗,几时曾展。
费尽心魂词百首,蚕老尚馀残茧。
认满纸、泪痕犹泫。
珍重寄君红豆句,镇相思、何日还相见。
知两地,共肠断。三年悔煞耽文翰。
到而今、残缄剩墨,依然焚砚。
骨肉远离知己别,对景不胜凄怨。
料此恨、古今难免。
烟水家山无恙在,到江南、重觅当时伴。
算如今,无他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