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怜清晓,开轩命浊醪。
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
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
隐几怜清晓,开轩命浊醪。
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
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深沉之美。首句“隐几怜清晓”,诗人坐在窗前,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接着,“开轩命浊醪”一句,展现了诗人邀请朋友共饮的情景,虽是“浊醪”,却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特色。西风拂过,薜荔摇曳;白露凝结,蒲桃挂满枝头,既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蝉鸣渐稀,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结束;雁阵南飞,天空显得更加辽阔深远。这两句不仅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即使岁月流转,壮志依然不减,而眼前的秋色,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豪迈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生活的画卷,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幽栖谢城郭,独往自悠然。
雨足桑麻长,村深岁月悬。
野航维屋角,新涨到篱边。
燕麦花芒白,鱼梁獭尾玄。
耕耘宽出处,理乱任山川。
隐几群书冷,倾壶万卉妍。
何烦听清啸,众响在鸣弦。
金作骨兮铅作身,阴阳定配龙虎亲。
红颜二八三才合,八卦分张斗建寅。
从子午,不须移,七十二候莫参差。
姹女因媒归太一,紫微宫内生雄雌。
铅中宝,砂中珍,此物含弘象五神。
七月怀胎分六甲,终岁人转乃成真。
淮南法,炼秋石,黄帝金花烧琥珀。
白酒杯添九酝香,晶辉甘甜号龙液。
一人有,一人无,三姓同家二子俱。
狐兔非群不乳马,异类天然种性殊。
冥复冥,玄复玄,此法非人不可传。
世人不知世上药,知我还命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