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红深紫间轻黄,天下无花敢比芳。
素与东君同富贵,肯随凡品擅称王。
浅红深紫间轻黄,天下无花敢比芳。
素与东君同富贵,肯随凡品擅称王。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荼蘼春暮各一首(其二)牡丹》描绘了牡丹的独特魅力。首句"浅红深紫间轻黄",以色彩对比生动展现了牡丹花瓣的丰富层次,浅红、深紫和轻黄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突出了牡丹的艳丽多姿。
次句"天下无花敢比芳"则是直接赞美牡丹的高贵气质和无人能及的芬芳,暗示牡丹在群花中独树一帜,无人能与其香气和风采相媲美。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强化了牡丹的王者风范。
"素与东君同富贵",将牡丹与春天的主宰"东君"相提并论,寓意牡丹不仅美丽,且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生机,与权贵和富饶的生活相契合。
最后,"肯随凡品擅称王"表达了诗人对牡丹不愿随从平凡之花,自甘高洁,傲视群芳的态度,进一步凸显了牡丹的尊贵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牡丹的华美、高雅和不凡,体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和崇敬之情。
君不见蜀江之水东南流,锦波碧浪涵千秋。
或通润泽散川浍,或成壮观横中州。
煎腴填阏禾黍美,瞿塘汗漫蛟龙愁。
丈夫出处亦如此,畎亩岂即非良谋。
巫峰秀立峨眉高,君家兄弟皆时髦。
白屋幽栖处士里,金鱼光动尚书袍。
况复叔子自奇士,会看刷翮云中翱。
秦罗少年空有舌,延寿绝域徒称豪。
君来自西春正午,君去应为秋色苦。
寒风淅淅吹高林,鸿雁翩翩下长浦。
去影迟回冀朔云,离声嘹唳江天雨。
蜀山迢迢吴水深,吁嗟我亦多同父。
佳人爱南麓,卜筑拟东山。
地胜非因选,岩幽自可攀。
海成人耳抱,石缀雪肤斑。
高下鸟留道,逶迤龙作关。
昔称万夫险,今共一川閒。
蛮市喧林际,夷歌出谷间。
峰疑巫峡里,水似武夷湾。
久忆沧洲侣,聊从青琐班。
江花几开落,溪月自潺湲。
鱼鸟丘中赏,风尘天畔颜。
山阴空寄兴,安石未应还。